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0月20日文章,原題:孔子學院成為美國對中國不滿的錯誤靶子美中關系處于幾十年來最糟的時候,學術交流面臨壓力。孔子學院受到巨大壓力。美國國務院最近警告地方官員,稱孔子課堂是“中國全球影響力行動的重要部分”。孔子課堂是孔子學院的姊妹項目,面向中小學。然而,排斥孔子學院的一系列行動卻沒有認識到,這些中心為成千上萬美國年輕人提供了低成本漢語教學的價值。美中關系日益緊張的當下,其實最需要這種能增進文化理解的交流方式。
美國政客目前是這些中心的主敵,但最早是一些大學教師擔心,與此類教育機構合作可能會為中國政府的宣傳或審查甚至建立間諜機構帶來便利。于是,原本能在學術環境中妥善解決的問題,很快由于被反復提及而變成對事實的指控,盡管所聲稱的“有害影響”的證據基礎少之又少。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2014年稱,孔子學院的運營協議往往“帶有保密條款,并對中國政府的政治目的和做法做出不可接受的讓步”。但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去年對幾乎所有此類協議的審查,這種說法根本是錯誤的。由斯坦福大學的拉里·戴蒙德等人領導的一批學者,對孔子學院的課堂教學材料進行的另一項研究也未發現所謂中國宣傳的證據。事實上,幾乎沒有任何實際證據能支持針對孔子學院的那些指控。然而,擔憂與事實證據之間的界限已變得越來越模糊。
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向美國參議院做證時說,該局正監視孔子學院。這番話竟被解讀為證實孔子學院是中國間諜活動中心的說法。但他后來表示,主要將這些機構視為中國軟實力戰略的一部分。可美國一些政客還是接受了關閉所在州孔子學院的要求,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希望2020年底前關閉所有在美孔子學院。
然而,在美國和其他100多個國家建立的孔子學院所提供的實際利益,經常被遺忘。在一些較小學校,這是學漢語的唯一機會。而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和一些大機構,重點一直是,此類學校不僅為美國學生還為廣大社區成員提供低成本的中文課程。對于每年從這些項目受益的數千人來說,孔子學院除了帶來無價收益,別無其他。把孔子學院當成泄憤的目標,是否真的符合美國的利益?▲
(作者愛德華·麥考德,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