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核心素養是構建“求真”語文課程的歸宿與目標,也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審美創造能力和文化理解水平的基礎與前提。“求真”語文課程遵循了語文學科的人文規律,能使學生從真情實感中積累語文素材,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實現從素材積累、知識學習到核心素養的有效轉化。
目前語文課程教學存在偏重教材、重課堂的現象,部分師生對語文課程僅停留在學科學習,缺少必要的情感認知和文化理解。語文課程是學生參與其他學科學習的根基,也是引導學生掌握真情感、應用好文化的關鍵途徑。“求真”語文課程強調課程素材的“真實”,追求教學內容的“真情”,正是目前語文核心素養的“靈魂”。因此,構建“求真”語文課程,已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推動學科創新的終極方向。
當下在探索語文課程價值時,出現了一些教育誤區,影響了師生對語文課程內涵的正確認識。學生為成績而學,為應試教育而積累語文知識、掌握相關技能,未能有效體會語文學科蘊含的文化內涵、情感體驗和人文內涵,甚至陷入“無用論”的學習誤區。語文課程影響學生其他學科學習,關系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認知、終身學習。因此,在創新語文課程時,要以講真情、感真意、說真理為基礎導向,回歸“求真”課程,使學生通過語文課程學習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提高個人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是深化語文學科改革、優化學生培養效果的內在要求。在創新語文課程教學時,通過將核心素養融入課程建設,深層次把握學科邏輯與核心素養的內在聯系,真正實現語文學科的教學價值。在核心素養指引下,開展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水平,幫助學生發現語文課程的獨特趣味。

在核心素養培養導向下,構建“求真”語文課程的前提在于建設“學生為本”的“真課堂”。要從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出發,針對學生的差異化基礎、個性化需求開展語文教學,通過深化師生互動交流機制,增進學生情感認知。構建“求真”語文課程的核心在于選擇“素材鮮活”的“真內容”。要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優質語文課程素材,使學生通過個人細膩情感來感受教學素材蘊含的豐富情感,培養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識與日常生活相“銜接”,豐富學生情感的生活化認知。要重視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實施針對性、靈活性教學評價策略。要變革評價標準,從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轉向學生學習效果的成長變化。構建“求真”語文課程的目標在于推動“立體應用”的“真實踐”。要為學生構建積極、真實的語文實踐應用環境,使學生用心發現寫作素材,用真實感受和語言基礎來表達個人情感,并將個人所掌握的語言知識、思維方法和情感認知有效轉化為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在構建“求真”語文課程中,要以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為基礎,堅持選擇“真內容”、講述“真情感”、推動“真實踐”,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和語言應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應用語文技巧、豐富語文情感,在“求真”語文課程教學中實現全面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