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磚廟鎮十三村小學 王英華
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需要合作。“開放性”問題其解題方式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很難多角度地去思考,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點滴體會。例如:你能把“5+5+5+5+5+3”這個小數算式直接改寫為“乘加”或“乘減”的一個算式嗎?你最多一天能嘗試寫出幾種呢?整個學習合作小組學習過程10分鐘,全班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投入,都在想辦法幫自己的“代表”學生達到最高學習水平,在“幫”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班同學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小組合作模式是競爭、比賽時的一種學習方式。小學數學知識本身雖然是單一、枯燥的,但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多傾向于參加趣味性強的數學活動、小游戲、數學比賽。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特意創設一定的教學活動、游戲等情境,以多個小組互相合作的游戲形式教學組織完成,能有效使學生之間形成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的整體優勢,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活動游戲情境中自由學習,小組的團結合作給全班學生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活動積極性是分組團結合作、主動學習、提高效率的重要催化劑,也是教學效果評價的目的。不僅是對師生學習中目標是否達到一定程度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評價性的激勵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集體協作,完成學習的整個過程。分組組織教學主要強調在教師組織學生教學和教師指導學生交往時,教師必須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待人。所以在新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較多注重對學生積極性進行評價,逐漸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幫、友愛、互助的關系。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定期分組評比“最佳學習小組”“優秀小組長“最佳互助伙伴”,增強學生分組交流學習的實效。
教師留給小組學生一定的自主獨立思考時間,能提升一個人的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屬于集體的管理智慧,但同時應以每個小組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為討論前提,才能做到有效針對性、有序目的性地進行討論。出現類似問題后,不要因為急于主動組織或按照要求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應盡量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獨立思考討論時間,等看到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觀點想法后再組織問題討論。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獨立自主思考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達到教師合作共同學習的最佳教學效果。
巧設知識問題,引領學生獨立探究。在新授所學知識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往往能學會及時提出一些學生質疑的知識問題,用以激發學生獨立求知、探索的積極欲望,然而大多數學生對新授知識的具體含義認識不清,無法獨立獲取新授知識,甚至經過反復深入思考、實踐,也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如果此時學生采用團隊合作方式學習,可以有效形成較濃厚的自主研究學習氛圍,激發廣大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欲望。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師要展開討論的數學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合理的深入思考,問題性的要求具有較強的挑戰性,能夠激起廣大學生自主學習欲望。
親手操作體驗,探究教學規律。現在數學課程教材中確實有很多的規律性都需要每個學生通過親手操作體驗才能發現,如:各種實體組合大小圖形的積分面積大小公式等,這時候單憑一個人的才智學習是不夠的,需要多挖掘人在集體中的智慧,才能集思廣益,達成教學目標。把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一個長方形,并由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函數公式進行再次推導并成功驗證了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函數計算公式。這樣,在“操作—研究—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充分真正領略了團隊合作自主探究的神奇魅力,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合作參與學習活動是我國新一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突出倡導的獨立自主、探索與社會合作的一種學習活動方式,它有效推動、促進了廣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富有趣味性和個性地參與學習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只有適時恰當地準確把握數學小組集體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全體學生的社會主體地位,有效促進全體學生基礎知識的不斷發展和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真正充分發揮數學小組集體合作專題學習的最大實效性,煥發數學課堂的無限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