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徐州一名90 后醫學女研究生琪琪,與男友及表哥在蹦床館玩樂時不慎頭朝下栽進海洋球中,造成完全性截癱,胸部以下毫無知覺。此案迅速成為新聞焦點,加之近年來類似的事件頻發,網紅蹦床一下子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蹦床是體操運動的一種,有“空中芭蕾”的美譽,是借助床的彈力將人體拋向空中,以做出翻滾、旋轉等技巧動作。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蹦床正式被列為比賽項目。8年后的北京奧運會,中國選手何雯娜奪得女子個人蹦床冠軍,國內由此掀起了蹦床熱。商家也借此良機,開發出各種玩法的蹦床項目,新奇、刺激,參與感、挑戰性極強。加上這些年“X音”“X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大肆推廣,蹦床漸漸成為網紅。
一方面,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令年輕上班族背負沉重壓力,身心疲倦,急需釋放和緩解;另一方面,年輕人追求刺激,希望發揮自我潛能,突破極限,以獲取滿足感和愉悅感;加上很多人將之視為時尚、有品味,蹦床于是成為了一種新潮的運動。
蹦床本身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不僅娛樂性強,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半小時蹦床的健身效果相當于跑步2小時。但前提是要保證安全?。?!可現實卻是事故頻發,由此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層出不窮。
下面就帶大家“領略”一下那些讓人心驚肉跳的網紅蹦床項目。
蜘蛛俠 穿上特制的“蜘蛛服”,朝著畫有蜘蛛網的墻壁上跳,因為衣服和墻都有魔術貼,人會自動粘在墻上。此項目女生玩的較多,女生體重輕,容易粘上去。今年5月,21 歲的女生小原在玩“蜘蛛俠”項目時發生意外:在身體粘在墻上的一瞬間,“蜘蛛服”出現卡襠,小原隨后落地,外陰被撕開2厘米的口子。
海綿池 此項目相對簡單,游戲者站在高處,摔進海綿池里。有直接往下跳的,有頭朝下似跳水動作的,也有空中做翻滾動作后再落地的。2018年4月,沈陽姑娘小伊在跳海綿池落地時感覺到一陣巨痛,一時動彈不得,只以為受傷了,卻沒想到是踝關節粉碎性骨折。
十八層地獄 游戲者站在高端,身體向后倒下,一層一層穿過網格,慢慢享受“折磨”,最終跌入最底層海綿池中。2019年7月,18歲的小劉因網格未能承托住身體,摔成胸椎腰椎粉碎性骨折。
人體炸彈 場地中放置長而大的氣墊,一人躺在低的一端,其它人在高的一端用力蹦,將低端人彈起,摔入海洋球池中。本文提及的琪琪玩的正是這一項目,因為在空中沒有掌握好平衡,頭朝下栽入池中,釀成悲劇。無獨有偶,今年1月河南一名女孩也遭受同樣惡運,高位截癱,頭部以下毫無知覺。

充氣碰碰球 球體用高彈性塑料制成,可充氣至圓形。游戲者站立于球體中央,可單獨翻滾,也可互相碰撞。2008年,兩名男子在雪地上玩充氣碰碰球,因撞擊后的反彈力過大,其中一人向后翻滾了兩圈,頭部著地,直接導致頸椎骨折。
在玩蹦床受傷的患者中,下肢扭傷最為常見(主要是踝關節),其次是頸部、上肢、頭部傷。嚴重的有腦震蕩、骨折、截癱等。糾其原因,是行業標準不嚴,項目缺乏監管,導致安全事故百出。調查顯示,大多數蹦床館游樂項目的軟包面積都不達標,專業教練、安全防護人員配備不足,更缺乏有力的醫療急救條件。低門檻,高收益,加上僥幸心理,如今,網紅蹦床成為高危運動。
消費者一定要理性面對,敬而遠之,切勿因貪玩和一時刺激鋌而走險,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