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凌晨,年近古稀的張老太如廁起身后突然暈倒,到醫院搶救后被診斷為腦出血。原來,張老太有高血壓、長期便秘,這次上廁所時太過用力,誘發了腦出血。
對于老年人來說,衛生間是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危險地帶。老人如廁時發生意外,以及在衛生間洗澡時暈倒的案例并不鮮見。
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的老人,多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其發病時間也多在夜間或凌晨,不少是發生在如廁時。患者在用力排便過程中,由于腹壓升高,引起瞬時血壓升高,可誘發腦出血或大面積腦梗死。因此有人說,衛生間是有心腦血管病史老人的危險區。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同時伴有便秘癥狀者,平時應該多喝水、多吃粗糧及水果蔬菜,預防便秘。上廁所時也不要太緊張,更不要太用力。有便秘的高血壓患者,可考慮在如廁前先使用潤腸藥物。

有些老人身體瘦弱、體質差,甚至有低血壓,常會因腦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乏力等癥狀。冬天夜晚冷,很多人懶得從暖和被窩里出來上廁所,于是就憋尿,一直到憋不住才上衛生間。但憋尿太久后突然排尿可能有危險,此時會因迷走神經變得過度興奮、膀胱排空過快,促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結果腦供血不足,誘發排尿性昏厥。
老年人不要把上廁所當成一件簡單事,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兒。比如,如廁時動作一定要慢,慢慢蹲下去,再慢慢起身,站起來。老人如廁后,如果覺得有些頭暈,應保持不動,緩一緩,等不適癥狀消失后再緩慢走出。
另外,老年人一般有起夜的習慣,要注意不要猛地一下就坐起來。老人起床過快過猛,體位突然發生改變,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可能造成暈厥甚至腦缺血中風。最好醒來后先靜靜地躺一會兒,坐起來再歇半分鐘,再慢慢下床,以防止突然的血壓變化引發疾病。
一般來說,衛生間是家中最濕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后濺出的水,一不留神就能讓人摔倒。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癥,一般性的磕著碰著就可能出現嚴重狀況。
對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洗澡時也要格外留意。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如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進而發生危情。另外,洗澡水太熱,也容易誘發腦溢血。
同時要提醒老年朋友,飯后千萬別馬上洗澡,因為剛吃完飯,血液聚集在胃部,其他器官處于相對缺血狀態。此時洗澡,發生危險的可能性要高一些。同時,餓的時候也不要洗澡,因為血糖降低也容易發生暈厥。
廁所安裝坐便器。家有老人,盡量安裝坐便器,馬桶周圍最好安裝把手,便于老人起坐。排便時切忌過度用力,以免誘發高血壓和腦中風。
洗澡注意水溫。洗澡的溫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40~43℃為宜。此外,要保證廁所通風良好,確保熱水器沒有超過使用期限。
廁所要防滑。廁所最好干濕分離,以防滑倒發生意外。老年人最好不要用浴缸洗澡,以免進出浴缸時滑倒;洗完澡時也要及時擦干凈腳底板和地板;最好要配備防滑墊和防滑拖鞋。
此外,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衛生紙不要放在馬桶水箱上,防止老人拿紙時扭傷腰部。廁所里插座和開關要有防水功能,防止漏電。洗手間的門最好是向外開,以免出現意外,給搶救帶來影響。廁所的布置擺設要盡量簡單安全,避開尖銳器物。還應提醒老人,上廁所時不要鎖門,一旦出現問題,方便急救。總之,廁所安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