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在門診復查白內障術后病人時,通常會詢問下用藥情況。于是,時不時會碰到一些“大心眼”的大伯大媽:開的幾種眼藥水,只用了一種,其他幾種沒怎么用;或是覺得手術以后眼睛挺舒服的,回家過幾天就沒點藥了。每每碰到這樣的大伯大媽,都是捏一把汗,趕緊看下裂隙燈,角膜、前房還好的,這才松一口氣。
白內障術后為什么需要按醫囑用藥呢?我們先來看看術后用藥的目的。
1.預防感染任何一個外科手術都會有感染的風險。當前的微切口白內障手術,手術切口只有1~2毫米大小,術前、術中醫生都會有嚴密的預防感染措施。盡管如此,白內障手術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感染一旦發生,后果可能相當嚴重,如化膿性的全眼球炎,甚至可能導致眼球摘除。
臨床可用的抗生素滴眼液有兩大類:氟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前者的眼內穿透性更好一些。建議術前連續使用1~3 天,每天4 次。術后建議使用1~2 周,每天4次。
2.抗非感染性炎癥白內障術后非感染性炎癥不可避免,是由于圍手術期抗原刺激、手術應激、物理化學因素改變等引起。炎癥介質的釋放使得眼內血管的滲透性增加、眼內液的炎性蛋白質含量增高,輕者可致術眼充血、疼痛,重者會導致繼發性青光眼、眼底黃斑水腫等嚴重并發癥,造成視力損害。
常用的有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兩大類。白內障術后眼內血管屏障修復一般需要4 周左右,因而抗炎藥物的使用需要覆蓋這一時間窗。用藥的種類、濃度、維持時間既要考慮炎癥的程度,也要注意相關的副反應風險、患者的舒適度。
3.眼表潤滑白內障患者由于圍手術期消毒、術中眼表暴露等原因,術后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異物感的不適癥狀。在原有干眼癥、瞼板腺功能障礙、糖尿病等一些情況下,術后干眼的癥狀可能會較術前更為加重,并維持數周到數月。嚴重的干眼除了眼紅、異物感等不適外,還會造成視覺質量下降,主要使用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可在術后1~3月維持使用。術后干眼較重的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添加卡波姆、維生素A等眼凝膠使用。

常規的白內障術后,以上這些眼藥水就夠了。但每位患者都有各自的特點,術后用藥還需要個體化考慮。比如葡萄膜炎并發的白內障,術前術后還可能需要加用口服或靜脈輸注的藥物治療;糖尿病的患者,術后抗炎需要加強,以防止術后出現黃斑水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加重等眼底并發癥;而高度近視、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術后抗炎尤其是激素眼藥水的使用不宜過久,術后要觀察是否出現眼壓升高的副反應等。
值得注意:白內障術后按醫囑用藥是預防手術并發癥、維護手術效果的重要步驟,絲毫馬虎不得。
白內障術后持續用藥的時間約為一個月。由于目前市面上并沒有“三合一”的藥水可以兼具抗感染、抗炎、潤滑功效,白內障術后出院帶藥通常是數種滴眼液聯用,只點其中一瓶的用法是錯誤的。多種藥水聯用的時候,各種藥水之間應間隔至少十分鐘滴用,以保證每種藥物的療效。藥名長不好記,但藥瓶子長的可各不一樣,尤其瓶蓋子,紅的、白的、藍的,出院的時候一定牢記醫生的出院囑托,實在搞不清,拿筆記下來,或者請家屬幫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