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瑞金醫院副主任藥師
藥物,若未按正確的方式服用,比如采取干吞,則有可能導致粘附在嗓子里,不上不下,引起嗓子的極度不適。若藥物中含有損傷黏膜的刺激性成分,如阿侖膦酸鈉,還可能引起食管黏膜的損傷。為了避免藥物粘附在嗓子里的這種情況出現,正確的送服方式十分重要。
第一步:首先飲水潤嗓。這樣做首先可以減少藥物在口腔中發生粘附,而便于進入食管。其次還可以減少藥物在食管中的粘附,有利于其順利到達胃部。
第二步:溫水服藥。用溫水服藥的方法有汽水瓶法和前傾法2種。
汽水瓶法:適用于片劑,先倒一瓶水,將藥片放置在舌頭上,嘴唇夾緊瓶口后開始喝水,順便將藥片帶入食管。
前傾法:適用于膠囊劑,同樣將膠囊放置在舌頭上,然后喝一口水,但不要急于將水吞下,而是將頭向前傾,下巴彎向胸口,最后在此姿勢下將水和膠囊一起吞服。
有研究表明,這2 種方法可以將藥片和膠囊的送服有效率提高60%和88%左右。
第三步:服藥后再喝一些溫水。
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藥片尤其是含有黏膜刺激性成分的片劑發生粘附于食管的風險,使其順利到達胃部,同時也可以減少藥物在口腔或食管中的殘留。服用藥片后,究竟需要喝多少水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原則上是將藥片能順利地送至胃中即可。
日常生活中,服藥一般推薦喝200 毫升左右的水比較適宜。先喝一口水潤潤口腔與嗓子,再將藥片送服,然后將剩余的水喝下。請注意,喝水過多可能會加速胃的排空,反而不利于藥物的吸收。
當然,服藥時的飲水量,也應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作用部位、起效機制的不同有所調整。
1.需要多喝水的藥物。對于在尿路容易形成結晶的藥物,服藥期間需要多喝水,如喹諾酮類、磺胺類、阿昔洛韋、抗痛風藥物苯溴馬隆等;治療骨質疏松癥的阿侖膦酸鈉,對食管有刺激性,在服藥時也需要喝大量的水,使藥物迅速達到胃部;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在用藥后也需適量增加飲水,以避免出汗過多而引起脫水情況。
2.不宜多飲水的藥物。這類藥有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硫糖鋁;發揮局部作用的糖漿劑、含片等;需要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等。此外,還有一些具備抗利尿作用的藥物,如醋酸去氨加壓素,在服用后更加不宜多飲水,應嚴格限制飲水量。

大部分藥物應該用溫開水送服。只有在送服活菌制劑(如培菲康膠囊或散劑)、活性疫苗制劑(如預防小兒麻痹癥的糖丸)時才應該用涼開水;切忌用茶水、含有酒精的飲料、果汁及牛奶送服藥物。
眾所周知,膠囊愛粘嗓子,有些人在服膠囊時,習慣性的先喝口水,然后再揚脖子吞下去。事實上這種方式未必合理,尤其是對于膠囊劑而言。因為膠囊比水輕,在仰頭時,可能會浮在水上,吞咽時有可能引起嗆咳。較為合理的方式還應當是前傾法。此外,服用膠囊時應保持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勢,不宜臥床,還應避免用熱水送服或將膠囊劑打開后服用。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服藥后藥物粘附在嗓子并造成不適,患者宜采用合適的方式來送服藥物。此外,還應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起效機制等不同,適當調整飲水量,以避免造成機體的損傷或藥效的下降,充分保證用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