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超
中國中學生體質調查表明,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學生的健康發展情況不容樂觀,雖然學生的生活條件和居住條件顯著的改善,但是學生身體耐久力普遍不強,學生的在學習過程中和生活中的戰勝困難的毅力不太強,從根本上來講也嚴重著影響著學生的整體體質,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耐久累的訓練,使學生對耐久力的訓練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從思想上認識到耐力訓練的重要性,使學生主動的參與耐久力的訓練過程來,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得到不斷的加強,為實現中國夢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一、耐久力的生物學分析
1.耐久力項目的比賽歷來被譽為是心臟的較量。
生理醫學研究發現,有45%的長跑運動員左心室肥大,而左右心室均見增大的約占20%,這種增大是由長期的進行耐久力訓練使心室容積負荷增加,因而心室腔發生了適應性增大,使心容血量增多,它的每搏輸出量增加,以保證途中跑對肌肉有更多的血液供應。科學工作者應用超聲心動圖等技術對馬拉松跑運動員的心臟進行檢查,證實這些運動員心室壁并無顯著肥厚。但心室腔較顯著增大,所以說,要獲得良好的耐久力,那么首先就要鍛煉強大而有力的心臟。
2.運動時需要肌肉,肌肉運動需要耗能,運動時間越長它的能量消耗也必然多。
生理醫學研究表明,耐久力運動員最大吸氧量比常人大1-3倍,肌肉內有氧代謝場所,肌糖元較一般人增加一倍,甘油三脂增加83%,氧氣中的肌紅蛋白含量和磷酸肌酸量也增加。這些是保證耐久運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這種良好的有氧代謝能力,除了有賴強大的心肺功能使每分鐘最大吸氧量增加外,肌肉中有氧代謝的酶活的提高,肌糖元,肝糖元貯量增多,動員脂肪供能能力的改善,都是保證耐久力運動的能量供應充足的生理基礎。
3.耐久力運動對人體神經系統也要求頗高,需要各肌肉群高度協調,節省能量。
而人體的肌肉運動與協調是神經系統協調的結果。在長時間耐久運動中,由于全身耗氧的增強及心臟工作的繁重,一旦對腦的供血供氧略有降低,就會導致神經系統協調指揮能力的下降。所以,神經系統對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對各器官系統和肌肉的活動保持較長時間協調調節的能力,也是耐久力運動的重要保證。
二、在體育教學中加強耐久力訓練的策略和方法
1.使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耐久力訓練對學生終身的益處。
使學生從生理學的角度,使學生認識到有氧訓練對身體各個器官終身的價值,使學生真正的認識到鍛煉身體,增強耐久力,不是為了比賽,是為了自己,耐久力訓練能增強自己的心肺功能,使頭腦變得更清楚,使工作效果變得更加有效率,耐久力的訓練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胸部得到增長,臟部等器官得到更快的發育,也能夠使學生的身高,胸圍和學生的肺活量找得到不斷的發展,使學生從生理角度真正的提高認識,從理論上提高學生對耐久力訓練鍛煉的重要性,使學生產生耐久力訓練的內生的動力。
2.耐久力訓練的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中學生的訓練過程要遵循從容易到一定的難度,從慢到快這樣的原則。比如學生在在中長跑的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地強調學生的運動量,運動量要從開始小量的,然后不斷的增加運動量,使學正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能出現疲勞,出現誤傷,指導對學生的長跑的過程中的呼吸問題,比如說兩步一吸,兩步一呼的方法,使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感覺到幸福,感覺到快樂,感覺到身體各種能力的不斷的提高,這樣會不斷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使學生對耐久力訓練的認識不斷加深,為學生奠定耐久力訓練的思想,為學生終生發展終生訓練打下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3.要有較長時間的勻速跑練習。
因為有氧代謝是耐久跑的核心,這是讓人體各器官系統適應耐久練習,鍛煉強大心臟工作能力的好辦法。在勻速跑時,心率應在每分鐘150次左右,這種勻速的長時間的跑不易疲勞但又使心臟長時間維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鍛煉。
4.要有較長距離的間歇跑練習。
在勻速跑時心率總維持在一個中等水平,這是一個不足,而間歇跑可使強度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用心率跳動次數來控制自己的運動量,如配備心率接收器更為方便,在一個距離跑完后心率要求達到每分鐘170-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復到每分鐘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這樣心率再達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勻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補不足,作為耐久力間歇跑每次距離應在800-3000米。
5.耐久力的訓練項目要全面。
耐久力訓練的的項目不能只限于一個項目,只限于中長跑這樣的項目,體育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熱愛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球類項目,還要讓學生喜歡游泳,擊劍和體操等各方面的訓練,讓學生提高訓練的興趣,在各種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的喜歡一定的項目,使學生在各種項目的訓練之中,使學生身體各方面得到發展,使學生的耐久力得到保持得到發展,限于一個項目對學生的身體發展是不平衡的,所以說耐久力訓練的效果,鍛煉的項目要全面,效果才能全面。
耐久力的訓練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大力的宣傳全民健身計劃,提高學生的自覺的鍛煉的意識,為學生的終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體育教師要不斷地把耐久力教學抓緊抓好,在鍛煉的過程中要講究策略原則和各種方法原則,使學生的鍛煉效果真正的得到提高,使學生耐久力的訓練達到良好的效果,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耐久力訓練的過程中,不但使身體素質得到加強,同時使學生的心理素食得到加強,為提高全民健身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