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50000)戈文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9年9月我科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75例,均知情且簽訂同意書。2017年7月~2018年8月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37例患者為對照組,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反思性教育模式的38例患者為試驗組。試驗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26~69歲,平均(47.86±10.14)歲;病程2~6年,平均(4.03±0.86)年。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27~72歲,平均(50.32±10.69)歲;病程1~7年,平均(4.26±0.9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1型脆性糖尿病知識教育,進行飲食控制、適當運動指導;對其進行日常監測血糖指導,并叮囑其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1.2.2 試驗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反思性教育模式干預:①成立小組,小組成員由7名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和1名護士長組成,收集患者臨床資料,查閱文獻,制定護理計劃;②反省、評判階段:采用視頻、PPT、健康講座等方式,強化1型脆性糖尿病知識,并發放科室自制宣傳冊及健康飲食指導,觀察并記錄護理中的問題,對其存在的錯誤及時糾正;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階段:建立微信群并定期開展患者座談會,組織患者相互交流、討論,聽取患者存在問題并進行分析;④明確問題階段:指導患者根據討論問題進行自我分析,明確自身存在問題;⑤實踐-總結并做出改進:患者進行自我總結并記錄,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反思內容對其患者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糾正其認知錯誤,提高治療依從性。
附表 兩組HPLP-Ⅱ評分、ESCA評分比較(±s,分)

附表 兩組HPLP-Ⅱ評分、ESCA評分比較(±s,分)
?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干預前后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滿分172分,分值越低,自我護理能力越差。②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評估干預前后兩組健康行為,包括營養飲食、健康職責、人際交往、自我實現、運動鍛煉、壓力處理六方面,總分52~208分,分值越高,健康行為越好。
干預后試驗組ESCA評分、HPLP-Ⅱ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脆性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病情最不穩定和最嚴重者,常見于1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其病程長,患者需終身用藥,易產生負性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及護理[1]。而健康教育能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意識,增強其行為轉變能力,促進疾病轉歸。反思性教育模式是新型教育模式,通過不斷反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實踐、改進等環節不斷完善教育內容,從而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延緩疾病進展,降低病死率[2]。與常規護理相比,反思性教育模式促使患者參與護理過程,充分調動患者積極性,更具有針對性、優越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ESCA評分、HPLP-Ⅱ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通過反思性教育模式干預,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到護理中,提高患者認知度,增強其行為轉變能力,幫助患者養成良好飲食、規律作息、健康鍛煉等生活習慣,有效控制血糖,進一步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保證科學、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上述結果表明,反思性教育模式應用于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能增強其健康生活行為,提高自護能力。
綜上可知,1型脆性糖尿病患者給予反思性教育模式干預,能提高自護能力,促使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