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琳 祝浩然 洛絨克孜 葉高銘
(1.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610059 2、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610081)
滑坡作為我國最常見的地質災害之一,在我國西南山區滑坡災害較為發育,其中有一類滑坡較為特殊。在砂泥巖互層的順向巖質邊坡中,當坡體后緣有裂隙發育時,在降雨不良工況下,雨水通過裂隙滲入坡體內部,在后緣形成水柱,對坡體結構產生向外的推力。
同時雨水會沿著坡體內部的砂泥巖軟弱夾層往下滲流,泥巖遇水容易發生軟化作用,泥巖軟化后,其抗剪強度將會急劇降低,上部巖土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當軟弱面所能提供的抗滑力小于下滑力時,巖土體將沿著該軟弱面發生平面滑移剪切破壞。
通過對裂隙水壓力影響的分析,建立坡體穩定性計算模型,得出此類滑坡穩定性計算公式。在此基礎之上,提出這類坡體結構在前期弱變形時的處置方案,有效的防止了大規模滑坡的發生。
①巖體結構
該滑坡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在坡體發生失穩前,為一砂泥巖互層的順層結構坡體,邊坡巖體為中~薄層狀砂、泥巖互層結構,巖層傾角相對較緩,泥巖多呈碎裂結構,位于表層的巖體風化較為嚴重,裂隙較為發育,為雨水的入滲提供了有利條件。泥巖遇水極易軟化,可使邊坡巖土體向臨空方向變形,因而從邊坡巖體結構特征來看,該坡體具備變形失穩的條件。
②地形條件
滑坡所處位置地形整體情況為后緣較陡,前緣道路處較緩,坡體中上部的坡度逐漸增大,為滑坡的發生提供了足夠的動能條件,在上部巖土體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坡體發生推移式滑動。
③自然因素
滑坡的形成需要很重要的一個自然條件,那就是雨水的作用,經過現場訪問可知,該滑坡發生時正值暴雨天氣,雨水經過基巖裂隙進入坡體內部,對斜坡巖土體的影響較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滑面巖土體的抗剪強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降雨可以加劇斜坡體的變形。

圖1 紅層砂泥巖互層巖質邊坡分析模型
對于砂泥巖互層的巖質邊坡而言,水是影響坡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西南地區紅層泥巖在不斷的干濕循環作用下會發生崩解現象,砂巖在干濕循環作用下,也會發育一定的張拉裂縫,砂泥巖互層的軟弱結構面在裂隙水的作用下抗剪強度急劇降低,進而坡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坡外發生剪切位移。
國外學者Hoek 和Bray 在分析時,考慮了裂隙水壓力的作用,建立了邊坡穩定性分析模型。如圖1。
在上圖1 中,硬巖層為砂巖層,軟巖層為泥巖層,雨水從后緣裂隙滲入坡體結構,在后緣裂縫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產生水壓力T2,在軟巖處形成滲水通道,同時形成揚壓力T1。建立傳統的基巖裂隙充水滑坡穩定性計算公式:

在式1 和2 中γw- 水的重度,Z- 后緣裂隙水柱高度,l- 滑面長度,坡上巖土體在重力和水壓力的作用下,穩定性系數Fs的計算式如下:

式(3)中:
W- 上覆巖土體重力;
T- 抗滑力,R- 下滑力;
c- 黏聚力;
φ- 內摩擦角。
當不考慮裂隙水壓力作用時,坡體的穩定性系數Fs的計算式為:

對比式(3)和式(4)可明顯得出在水壓力的作用下,坡體的穩定性會降低。
以眉山市某滑坡為例,考慮裂隙水壓力對坡體的作用,根據現場實地調查得知,坡體上部發育有明顯的張拉裂縫。依據相關試驗以及規范,將坡體相關物理力學參數整理如下表1。

表1 坡體相關物理力學參數
在不考慮水壓力的情況下,根據(4)式計算可得坡體穩定性系數為1.21。但是實際情況下需考慮水壓力的作用,根據(3)式計算可得坡體在暴雨工況下的穩定性系數為1.03,處于欠穩定狀態。因此,需對坡體采取適當的工程治理措施。
對于這類由于基巖裂隙水的作用而引起的巖質滑坡,在工程治理時應該先考慮對水的治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遵循“治坡先治水”的原則。對這類滑坡提出抗滑支擋+截排水溝的防治措施。
通過對砂泥巖互層巖質滑坡成因機理的分析,來了解砂泥巖互層結構的破壞形式。泥巖屬于軟巖,在水的作用下易軟化,強度急劇下降,砂巖屬于硬巖。在砂泥巖接觸面處遇水極易軟化,抗剪強度降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容易發生順層滑移破壞。
相比于常規的土質滑坡而言,裂隙水壓力作用下順層巖質滑坡的防治措施,除了傳統的支擋工程外,很重要的措施為設置截排水溝,防止地表水過多的流入基巖裂隙。當發現坡體結構后緣出現張拉裂縫時,應先采取防水措施,修建截排水溝和裂縫封填,遵循“治坡先治水”的防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