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捷 努爾孜亞·亞力買買提 羅影 賈培松 魏鵬


摘 要:通過添加不同比例的棗粉,篩選適合黑木耳生長的培養基配方。結果表明,添加2.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和平均日生長長度最長,分別為7.010cm、1.402cm;添加4.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和平均日生長長度次之,分別為6.516cm、1.303cm;添加0.50%、1.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分別為6.016cm、6.034cm,平均日生長長度分別為1.203cm、1.207cm,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因此,添加棗粉的適宜比例為2.00%~4.00%,以2.00%為最佳。
關鍵詞:黑木耳;棗粉;培養基;篩選
中圖分類號 S646.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8-0018-02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 Underw],又名木耳、黑菜、云耳,屬木耳科、木耳屬,是一種口感綿軟、稍帶骨質,味道鮮美且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常見食用菌,被譽為“中餐中的黑色瑰寶”[1-2]。自2016年以來,我國黑木耳產量達679.54萬t,已成為我國第二大類食用菌[3-4]。隨著人們對黑木耳需求的持續增長,如何更加高效優質地生產黑木耳成為了擺在食用菌研究人員面前的課題。而篩選更適合黑木耳生長的培養基配方,可以解決黑木耳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定的幫助。
紅棗生產是新疆南疆地區林果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產量已占到全國總產量的48%[5]。而紅棗生產中產生大量棗核、棗皮等下腳料是否可加入培養基作為黑木耳的營養源,目前還尚未見報道。為此,本研究選用紅棗下腳料打磨成粉后加入PDA培養基,篩選其促進黑木耳生長的最佳用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黑木耳MER023(來自食用菌產業體系,由吉林農業大學提供)。棗粉:來自于南疆普通的紅棗下腳料,由棗核和棗皮組成。
1.2 菌種活化 從4℃保藏箱中取出菌種(母種),在超凈工作臺內用消毒的接種針挑取黃豆粒大小的菌餅接種至PDA培養基平板中央,于25℃生化培養箱暗培養。待菌落長至5~7cm時,觀察菌種是否退化,如無退化現象即可使用。
1.3 快繁培養基篩選 在PDA培養基內加入一定比例的棗粉,棗粉的加入比例設置為0.00%、0.10%、0.50%、1.00%、2.00%、4.00%、6.00%、8.00%、10.00%、15.00%。如配置100mL的PDA,棗粉比例為1.00%,則在100mLPDA培養基中加入1g的棗粉,搖勻后,于115℃高壓蒸汽滅菌30min。滅菌結束后,待溫度降至70~80℃時取出培養基,搖勻,趁熱將培養基倒入直徑為90mm的培養皿中。每皿倒培養基20mL,待培養皿中水汽散盡后使用。
1.4 接種與培養 在超凈工作臺上,用消毒的打孔器(直徑為0.50cm)在活化的菌落邊緣打取菌餅,用消毒的接種針接種至實驗培養基平板的中央,設4個重復。接種完畢,用封口膜將平板封口,于25℃生化培養箱黑暗培養,觀察菌絲生長情況。5d時測量菌落直徑,記錄菌絲生長狀態,包括菌絲顏色、菌絲密度、氣生菌絲、菌絲長勢等。
1.5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Office 2007和IBM SPSS Statistic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Duncan′s法進行處理間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菌絲生長狀態 菌絲稀疏、較濃白,邊緣整齊,生長旺盛。氣生菌絲長,中后期顏色濃白,粗壯。
2.2 添加不同棗粉比例對菌絲生長長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黑木耳MER023添加不同比例棗粉5d后菌絲生長長度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添加2.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最長,為7.010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0.50%、1.00%、4.0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長度;其次是添加4.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較長,為6.516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0.50%、1.0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長度;添加0.50%和1.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分別為6.016cm、6.034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長度;添加0.1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為5.946cm,極顯著高于6.00%、8.00%、10.00%、15.00%棗粉比例的菌絲長度,高于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長度,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添加15.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最差,僅為2.605cm,極顯著低于其他各處理的菌絲生長長度。
2.3 添加不同棗粉比例對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的影響 由表2可知,黑木耳MER023添加不同棗粉比例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添加2.00%的棗粉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最長,為1.402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0.50%、1.00%、4.0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其次是添加4.00%的棗粉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較長,為1.303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0.50%、1.0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添加0.50%和1.00%的棗粉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分別為1.203cm、1.207cm,極顯著高于添加0.10%、6.00%、8.00%、10.00%、15.00%和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添加0.10%的棗粉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為1.189cm,極顯著高于6.00%、8.00%、10.00%、15.00%棗粉比例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高于0.00%(空白對照)棗粉比例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但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添加15.00%的棗粉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最差,僅為0.521cm,極顯著低于其他各處理的菌絲平均日生長長度。
3 結論
添加棗粉的培養基配方可促進黑木耳MER023的生長,其中添加2.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和平均日生長長度最長,分別為7.010cm、1.402cm;添加4.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和平均日生長長度次之,分別為6.516cm、1.303cm;添加0.50%、1.00%的棗粉菌絲生長長度分別為6.016cm、6.034cm,平均日生長長度分別為1.203cm、1.207cm,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綜合考慮,添加棗粉適宜比例為2.00%~4.00%,以2.00%為最佳。
參考文獻
[1]劉巖巖,李紅,劉國麗,等.遼寧省主栽的14個黑木耳菌株品種初篩[J].中國食用菌,2020,39(4):10-16.
[2]楊林,鐘鋒,劉浩,等.東北黑木耳產業發展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5(34):70-71.
[3]姚方杰.“北耳南擴”的喜與憂[J].中國食用菌,2012,31(1):61-62.
[4]姚方杰,張友民,魯麗鑫,等.黑木耳遺傳育種研究[J].菌物研究,2015(3):125-128,122.
[5]李飛,康禮玉,石晶.南疆地區紅棗生產的比較優勢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9):237-23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