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博物館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博物館除了收藏與保護文物外,還有社會教育作用,這個作用也是博物館主要作用之一。同時,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博物館的基本性質在發展的過程中發生轉變,從原來把文物保護和收藏作為博物館發展的目標,轉變為現階段以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通過服務于人民群眾,實現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價值,促進博物館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博物館;社會教育;探究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工作是利用博物館的地理優勢、發展特點以及發展情況,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展豐富多樣的、具有一定社會教育意義的活動。通過人們參加活動,進一步落實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工作,以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為基礎,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實現地方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引進來”“走出去”和“共同發展”。
1 根據博物館優勢,開展“引進來”社會教育活動
博物館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除了有收藏和保護文物的職能外,還有社會教育職能。新時代下,博物館正逐步豐富其教育活動形式,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詮釋新時代視闕下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與傳統博物館的展品陳列展覽相比,實現博物館的動態化社會教育,通過結合人們的實際生活,加深和人民群眾的相互了解,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近年來,很多博物館都根據自身特點,結合人們精神文化需求,開展“引進來”的社會教育創新活動研究①,如南京民俗博物館開展的“我是小小傳人”活動。這個活動是一項與未成年人進行有效互動的項目,通過讓未成年人與博物館進行文化知識互動、交流,讓未成年人正確認識博物館的特色經營理念,通過對博物館文化精神的學習,促進未成年人更好地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弘揚積極的愛國精神,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通過開展這樣的創新社會教育活動,拉近了博物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通過互動的方式,讓活動的參與者能切實地融入活動中來,從而更好地實現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價值,對博物館的整體資源進行有效的盤活;讓未成年人重視歷史文化,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同時,也可以將這樣的活動引入各中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讓更多未成年人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積極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2 結合博物館的特色,開展“走出去”的教育活動
博物館開展“走出去”教育活動的主要方式是,將博物館的文化教育活動和學校的教育活動結合,通過不同的創新主題活動,以展覽或學校演講的形式進行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如博物館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活動過程中,通過與各地方院校簽訂活動協議,采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開展各學校的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活動的名稱要具有一定的說明作用,如“非遺進校園”以及“非遺校園行”等②。博物館要創新文化活動模式,改變傳統面對面進行文化交流的單一模式,可將博物館的特色與學校的課余活動結合,讓善于表演的學生進行主題表演,通過動態的表演,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們呈現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內容;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手工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和了解非遺知識,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從未體驗的教育活動,間接形成一個非遺知識傳授小課堂。博物館將非遺文化與院校活動相結合,創新結合模式,將非遺文化通過文化會演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傳播非遺文化,同時促進歷史中優秀歌舞、體育競技游戲的發展,讓學生們全面了解博物館歷史文化,對非遺以及其他歷史文化也有一定認識。同時也可以在學校舉辦“博物館代言人”活動,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通過對歷史文化的學習和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的了解,主動地宣傳博物館的文化知識,自覺地做當地文化傳播的“代言人”①。
3 結合博物館與當地的文化資源,組織“共發展”的社會教育活動
博物館為組織“共發展”的社會教育活動,需要將博物館的內部資源進行整合,并在整合的過程中結合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資源,為城市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機構,對城市文化建設起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將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與社區發展相結合,可使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延伸。博物館通過舉辦“優秀展品進社區”活動,將館內具有教育意義的展品引進社區,并以文化演出的方式進行展品文化的宣傳。同時,博物館應積極與學校合作,組織對外的文化交流活動。如以南京國際學校為例,該校創辦人為外國人,招生對象是具有外國國籍的學生,對中國文化十分重視。博物館可以與它開展合作,在南京國際學校里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和講解,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加深對中華文化的學習及理解②。
在2014年青奧會期間,博物館的講解員通過流暢的英語表達,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進行博物館歷史文化的講解,在文化教育傳播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文化大國形象。文化素質往往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作為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博物館必須滿足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通過努力完善博物館的功能,提高博物館的社會競爭優勢,增強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4 結合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實現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全面開展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在逐步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逐步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博物館社會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建立博物館的專門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客戶端等多種媒體窗口,使博物館文化信息在社會中得到有效傳播,在新時代的發展進程中,這一傳播形式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博物館在傳播歷史文化的同時,利用自身的文化資源通過多媒體渠道進行文化拓展,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通過博物館的官方網站的運行,將博物館的整體設施與文物藏品作為文化傳播的基礎,并通過與互聯網相結合,不斷完善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博物館的官網每天及時更新,將最新的博物館活動和展覽進行頁面展出,讓感興趣的人能夠及時參與活動。此外,博物館也會不定期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可以通過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等媒體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了解博物館的歷史文化以及博物館館內的整體狀態,線上進行歷史文化的學習及探索。由此可見,博物館與先進的現代技術相結合,能夠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文化教育職能,更方便人們學習歷史文化,在提高人們文化素養的同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③。
5 總結
綜上所述,新時代視闕下博物館要想更好地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需不斷開展多樣化的創新文化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優秀歷史文化,使博物館文化活動融入學校的發展過程,確保青少年掌握優秀文化。博物館也需要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滿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通過網絡做好歷史文化的進一步傳播,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