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生 黃浩晟
安布閉殼龜(Cuora amboinensis)又名馬來閉殼龜、駝背龜、越南龜,英文名Malayan Box Turtle。屬龜鱉目(Chelonia)龜科(Emydidae)潮龜亞科(淡水龜亞科)(Batagurinae)閉殼龜屬(Cuora)。主要分布在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目前野生安布閉殼龜的數量已日趨枯竭,筆者通過從生物學習性、養殖前期準備、稚幼龜培育、成龜親龜的養殖和季節管理五個方面介紹此龜的人工養殖方面的知識,以供參考。
1 生物學習性
安布閉殼龜屬于兩棲龜,主要棲息于水中。安布閉殼龜對外界的環境抗病力強,耐饑耐寒。安布閉殼龜食物屬于雜食性動物,食物為小魚小蝦、動物肉類及內臟、田螺、蛙類、蛇、水果、玉米等,新鮮肉類尤其偏愛。每年的6月~9月生長速度最快,食欲旺盛。每年4月~8月為產卵期,可產蛋1~3次,每次1~10枚。龜蛋可通過自然溫度、人工控制濕度的方式孵化,以人工孵化較佳(此法孵出的稚龜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龜蛋孵化期為55d左右,逐步孵出稚龜。
2 養殖前期準備
2.1 養殖場選址
養龜場環境要求較高,需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場地土質保水性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背風向陽。不同年齡階段的龜,需建立不同龜池。
2.2 稚(幼)龜池的建造
稚(幼)龜池用于培育稚龜及幼龜,一般為水泥結構,池底與運動場呈30度坡度,水深20cm~30cm,有運動場(陸地部分)。四面墻面光滑,50cm以上的高度,設遮光網遮陽。建有進、排水設施,進、出水口有防逃欄柵,稚(幼)龜池中可適當放置水浮蓮等遮陽植物,以供稚(幼)龜遮陰和休息。按照養殖龜的年齡大小,建池面積以10m2為佳。養殖密度為20只稚龜/m2。
2.3 成龜池的建造
成龜池的建造大小樣式可參考稚龜池的樣式,有水池、人工陸地和沙地三部分,成年龜需求水環境的空間較大,水池大小以整個龜池面積的1/2為佳,其余的面積均攤給人工陸地和沙池。人工陸地和沙池各占一半。成龜池水深要求30cm以上。成龜池用于飼養成龜和親龜。成龜活動量大,龜池外空地四周種植遮陽植物,預防龜中暑和飼料被暴曬。
2.4 備好飼料
安布閉殼龜的飼料來源廣泛,可在龜池周圍種植蕉樹、西紅柿等綠色植物,既可遮陽,又可作為龜的植物飼料;養殖場可繁殖福壽螺,螺肉可作為飼料。動物內臟等下腳料打碎后可以作為飼料,也可采用配合飼料等喂龜。
2.5 挑選健壯的優質龜種(苗)
安布閉殼龜雖抗病力強,容易飼養,但龜苗引種不當,也易導致龜患病而死亡。對龜種、龜苗的基本要求是:肉眼觀察其無傷殘,活動旺盛,反應靈敏。購龜之前,必須先用濃度40 mg/L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龜池30mins.,然后排干池水,曝曬龜池2d~3d,待藥效消失后注入新鮮水。新龜放置2hrs.后對龜體進行消毒,再放入龜池中飼養。
3 稚(幼)龜培育
3.1 稚(幼)龜放入池前,用濃度為10 mg/L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0mins.。放養密度視養殖規模和龜池面積而定,宜稀不宜密。參考放養密度:20只稚幼龜/m2。餌料以魚肉、瘦肉、面包蟲、蝦肉等新鮮肉類為主,也可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0%左右的專用配合飼料。投喂前后必須及時換水,并保持運動場的清潔。每日投喂飼料量約為稚龜體重的8%~10%,分清晨、傍晚2次投喂。投喂飼料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原則。水池水深保持在20cm~30 cm。定期用濃度為10 mg/L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稚(幼)龜及稚(幼)龜池。
3.2 稚龜養殖到11月中下旬時,隨著氣溫、水溫的逐漸下降,準備進入越冬管理期。稚龜越冬的方式有自然越冬和溫室越冬。一般7月~9月上旬孵化出的稚龜,可以常溫過冬。10月份以后孵化出的稚龜,宜采用溫室過冬。8月底孵出的稚龜,喂雜魚肉。稚龜培育過冬以后,室外溫度在20℃以上和水溫15℃以上時,轉入幼龜的培育期。幼龜培育的方法可參考稚龜期培育方法。稚幼龜都喜歡新鮮肉類飼料,較少或不食植物飼料,稚幼龜飼料中應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等礦質元素,保證營養均衡。
4 成龜養殖和親龜培育
4.1 合理搭配飼料
安布閉殼龜屬于雜食性龜類,其成龜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兼食植物性飼料為輔。因此備飼料時應合理搭配,動物性飼料占70%,植物性飼料占30%。動物性飼料以小魚蝦、冰鮮、螺肉、各種禽畜動物的肉或下腳料等為主;植物性飼料以蕉、西紅柿、蘋果、紅蘿卜等為主。成龜生長旺盛,營養需多樣化,因此飼料中還需添加適量維生素、礦物質等物質,保證營養均衡。
4.2 堅持“四定”原則
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的“四定”原則,同一時間投喂,使龜產生條件反射,增強食欲。夏季龜食欲和生長均旺盛,每天清晨5:00~6:00、傍晚18:00~19:00各投喂1次;秋末冬初及初春季節,選擇下午15:00~16:00投喂較好,此時若外界氣溫適宜,龜會主動攝食。
4.3 要求勤動手、細觀察
要細心觀察龜食飼料及活動的情況,龜的排泄物是否正常,龜的反應靈敏程度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定期對龜、龜池全面消毒。
5 季節管理
5.1 春季管理要點
早春氣溫尚低,要盡量減少更換池水、投喂飼料的次數,盡量避免驚動冬眠龜。氣溫逐漸上升時,要定期消毒龜池,保持養殖場所的衛生。龜池或食臺等可用40mg/L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春末應加強投喂飼料,堅持“四定”投喂。檢查龜的健康情況。要逐個檢查經過冬眠的龜,發現病傷龜應隔離并及時治療。
5.2 夏秋季管理要點
每年4月~5月開始,氣溫逐漸升高,龜的活動日益頻繁,食欲大增,生長速度快。因天氣的復雜變化,夏秋季養龜應注意如下問題:
5.2.1 保持水質清新。夏季炎熱,龜的活動頻繁,食量增加,不及時清理水中排泄物、殘余飼料,水質極易惡化。夏秋季養龜要勤換水,根據養龜數量、龜池大小等因素,適時及時更換新水。更換水體前,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龜池進行消毒,減少病菌滋生。龜池水質良好的要求是:水質無臭味,不混濁,透明度在30cm左右,水色為淺綠色。
5.2.2 加強飼養管理。重點保證飼料的新鮮、適口。夏季氣溫高,飼料極易變質,尤其是經冰凍的飼料更易腐變,因此要嚴格保證飼料及時采食,及時投喂。采取多種飼料輪流投喂;投放飼料時間不宜太早,投料后盡量減少外界對龜采食的干擾。
5.2.3 預防疾病。保持龜池的清潔,包括水質、飼料、龜的食具及龜池和龜的衛生等;發現異常的龜要取出隔離治療。對健康龜堅持每周消毒一次,用微紅色濃度在4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龜20mins.。夏季龜多發腸胃病,除了要注意保持龜池、龜飼料的衛生外,在龜飼料中拌入微量抗菌素及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可有效減少龜病的發生。
5.3 冬季管理要點
11月中旬開始,安布閉殼龜食量逐漸減小,直至停止攝食,棲息于水中越冬,直至次年氣溫穩定在20℃以上的3月~4月份時才主動攝食。越冬期一般長達90d以上,因此必須在越冬前強化培育安布閉殼龜親龜,使其儲足適當的能量,安全越冬。投喂營養均衡的龜飼料,采用甲魚配合飼料及新鮮小魚蝦等肉類動物作為龜飼料。將鮮活動物飼料與配合飼料按6:4比例混合投喂。投喂親龜,應按“四定”投喂的原則。改善水質,良好的水質,既有助于親龜的次年繁殖需要,又有效防止了病菌等對親龜的侵襲。除定期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切斷病源傳播外。還要保持環境的安靜,防止外來的干擾。安靜的生活環境,有助于親龜的冬眠,對次年的繁殖好壞有直接的關系。越冬后的次年3月份開始,應盡早投喂好飼料給親龜,使親龜順利繁殖。
安布閉殼龜作為觀賞、藥用和食用的龜類,適應各地區的養殖。養殖期間無污染,對周邊環境無影響,是發展特種動物經濟,促進農民致富的重要養殖品種。尤其對發展山區的水產養殖業發展,改善當地的水產品品種結構,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略)
(責任編輯:柴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