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國 李本旺 李敏 王曉斌
寶石鱸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perciformes)、鯻科(teraponidae)、革鯻屬(scortum),學名高體革鯻(scortum barcoo),英文名JadePerch。原產于澳大利亞的愛爾湖、布羅一本凱那水系,是唯一分布于澳洲的一種著名淡水魚品種。它最早是由海水魚演變而成的,因此既保持了淡水魚的細嫩,又有著海水魚獨有的鮮美。寶石鱸體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頭尾比例小,體高且寬,體表銀亮,兩側有數量不等的黑色發亮的橢圓形斑塊,宛如鑲嵌在魚身體表的黑寶石,因而被俗稱為“寶石斑”、“翡翠魚”等,突顯了該魚品質的優良。試驗證明,寶石鱸與羅非魚、彩虹鯛和淡水白鯧等對溫度要求很相似,屬熱帶魚類,可在室外池塘單養、水庫網箱養殖和室內水泥池高密度養殖。該魚突出的特點是生長快,6個月即可上市,同時還具有耐低溫、耐低氧、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易養、易捕、出肉率高等優點。近年來,東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了跑道養殖寶石鱸試驗,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跑道養魚系統構建
以室外池塘養殖寶石鱸為例。首先是優選場地,營造養殖設施,優化生產條件,在2畝~3畝的池塘中配備1.5kW增氧機一臺。
1.1 圈養系統
在磚混結構的流水槽中安裝納米微孔增氧的氣體提推水動力裝置,形成高溶氧水流,構建吃食性魚類的“圈養區”。流水槽體順著南北方向建設為最佳。流水槽體建設中的土建部分可選擇磚砌水泥墻(經濟耐用)、玻璃鋼(成本高)、PVC材質(不耐用)、不銹鋼(成本過高)等材質。
流水槽外10%~20%的面積可種植荷花、空心菜等觀賞水生植物,去除養殖水體中的總氮和總磷,使養殖水體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指標處于良好水平,提高水體的凈化能力,實現水體生態良性循環。
1.2 排泄物收集系統
在流水槽尾部設計安裝廢棄物和排泄物收集系統,解決養殖產生的自身污染,實現低碳、高效的養殖目的。
1.3 外圍池塘水質凈化系統
在這個系統內,栽種部分沉水或挺水植物,例如蓮藕、水草等。放養鰱、鳙、泥鰍、螺螄、青蝦、南美白對蝦、黃顙魚、匙吻鱘、羅氏沼蝦等水生動物凈化水體。并在外圍池塘水面上設置氣提式推水設施,使整個養殖系統的水體形成大循環。
1.4 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
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以幫助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足不出戶,通過手機或儀器就能獲知流水槽里的水產品生產情況,并能及時發現問題。
2 跑道養殖寶石鱸
2.1 跑道苗種養殖
掌握合理的放養密度,高強度投喂時,放養的魚種在30g~50g,畝放養量為2000尾~3000尾。如果池塘配套條件差,苗種放養密度可適當減少,一般畝放養量為1500尾~2000尾左右。采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該魚屬食性雜,投喂粗蛋白含量35%以上的人工配合飼料即可。經過200多天的飼養,每尾平均體重可達500g,養殖成活率90%,畝產最高可達1500kg。
2.2 跑道商品魚養殖
投放養殖魚苗規格以50g~100g為宜,放養密度可根據槽體內水體面積、魚種、計劃產量等因素來定。例如,單一品種養殖寶石斑。1個長22m、寬5m、深2.5m、面積110m2的流水槽可以投放6萬尾魚苗,是普通池塘養殖的50倍,每立方米水體產量超100kg,是傳統池塘養殖的4~5倍,每個流水槽年收益10萬元左右。跑道養魚可以大大提高養魚存活率,通常預計存活率在85%~90%。
2.3 跑道生態養殖關鍵階段
跑道生態養殖重點要注意三個關鍵階段:
2.3.1 生態養殖階段。主要是指購買或自己繁育的苗種經過產地檢疫后放入池塘中進行養殖,將其培育至寸片(3cm以上),再分塘投放到跑道池塘中養殖。
2.3.2 跑道養殖階段。跑道養殖階段要投喂檢測合格的人工配合飼料。池塘內種植蓮藕、水草,讓魚回歸自然生長。消毒使用生石灰或者茶麩(也稱茶籽餅),達到上市或者接近上市規格并進行檢測合格后再運到跑道中養殖,讓魚在內循環跑道里逆流而游100d,提高魚肌肉的結實度,并且淘汰病魚。跑道養魚的原理是利用底部推水系統,借助外力推動將池塘內的靜止的水流動起來變成循環的流動水,然后再經過污水處理系統收集魚的殘飼和糞便,從而達到調節凈化水質、增加水體溶解氧、改善池塘水體環境的目的,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魚類健康生長。
2.3.3 清水凈化階段。在跑道里養殖出來的魚不能上市,還要經運輸放養到流動的山泉水、溪流水中凈化100d,不投喂飼料,只投喂熟玉米和青草,降低魚體脂肪含量,脫去泥腥味,去除寄生蟲和細菌,讓其減肥瘦身20%,經過檢驗合格,掛商標上市,一物一碼,產品全程可追溯。
3 結語
跑道養魚也稱為流水槽循環水養殖、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該模式是結合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理念,集成了循環流水養魚技術與普通池塘養魚技術,將傳統池塘的“開放式散養”變為“集約化圈養”,使“靜水”池塘實現了“流水”養魚。通過機械造浪造流,在整個大池塘里形成環形水流,水流流經水槽,能在“跑道”內對水產品進行集中喂養,又能利用水流將排泄物集中到一個槽內統一處理,從而起到凈化池塘水質的作用。
參考文獻:(略)
(責任編輯:柴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