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更迭促成了各類型線上教學的衍生與發展。如何借助于線上平臺實現對外漢語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其學科特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加之“掌握學習”理論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所涉的重要理論之一,在促進學生語言知識掌握、學習技能發展等方面具有基奠作用。因此,本文將基于“掌握學習”理論視角,結合實用性線上平臺,具象分析對外漢語線上教學的有效性,以期為對外漢語教學多元化發展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掌握學習”理論;對外漢語;線上教學;ZOOM平臺
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為線上教學的普及化、個性化、多元化提供了契機,ZOOM等線上平臺的投入使用為其教學提供了理論技術支持。基于各種理論來分析對外漢語線上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盈千累萬,其中布魯姆(Bloom)的“掌握學習”理論提出必須變革傳統的教育觀念,關心每個學生的發展。如何依托于ZOOM等線上平臺運用該理論,達到線上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進行深一步探討。
1 對外漢語線上教學的必要性
1.1 “掌握學習”理論的需要
“掌握學習”,即在“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理論指示下,以全體教學為基礎,伴以高頻、實時的教學反饋,通過對學生提供所需的個別化幫助以及額外學習時間,從而使大多數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掌握標準。外國留學生由于國別化、個性化、差異化較為突出,語言知識、文化技能等的掌握學習理解程度高低不齊,在其知識學習與能力提升過程中“掌握學習”理論的架構顯然具有必然意義。
布魯姆(Bloom)認為,教育教學已不滿足于選擇和培養少數優秀學生及人才,而是發展普適化教育,提高每個人的語言水平及整體涵養。變革傳統教學觀念,摒棄只培養少數優選者的理念,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讓所有學生掌握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1.2 ZOOM平臺的特質化屬性
1)交互化、協作化、超清化的交流體驗。ZOOM平臺實現了地域無礙化的理想目的,無需建立專用渠道進行課程學習與討論,教師和學生便可在任意時間、地點最大程度享受到流暢的平臺交互體驗。互動支持容量大,多人協作趨于實現化,有序的分工及流程指示使得線上教學井然有序,合作互惠式的模式也應用自如。另外,ZOOM平臺自動識別音頻、視頻設備,畫質清晰,語音、文字等一系列內容的呈現效果極佳,視覺、聽覺體驗良好,輕松實現了多維化、多層次、多感官的“見面”視頻教學。
2)終端多樣化、普惠化的支持體驗。ZOOM平臺的終端接入幾乎涵蓋所有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系列化終端設備,多樣化的支持體驗使其不局限于場地限制便可隨時進入平臺界面,享受輕松有趣、質量齊驅的教學風格體驗。形成的全面性特點也為對外漢語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支持與保障。
3)流暢化、自主化、秩序化的教學體驗。鑒于教學對象為外國留學生,其國別化、差異化顯著,因此借助該平臺師生雙方均可自由切換師生間的視頻窗口及調整視頻窗口的位置。課件展示流暢度較高,其教學內容可以得到有效展示與發揮。并且,教師與學生在分享屏幕時也可選擇性、隨意性地展示所需課件或各類型文檔。教師還可視情況操縱平臺按鍵設置對部分課件或文檔進行實時、便捷地修改與補充,當然,也可通過其他途徑如多樣化的注釋提醒方式進行重難點的圈定與講解,加以利用眾多教學輔助資源。與此同時,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結束后也可以在自己的終端設備上對所展示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與改進。另外,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秩序化管理也尤為重要,即為了更好管理課堂,當學生有疑問或想要回答特定問題時,可以利用ZOOM平臺的“舉手”功能選項進行“提問”,教師注意后一般會同意學生的發言請求。
2 基于“掌握學習”理論的對外漢語線上教學有效性策略
2.1 理論架構貫穿于線上平臺
教師在具備平臺熟練操作的基礎上,根據“掌握學習”理論制定適切的、具體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習的不同單元編制多式化的具象化形成性測驗題,確定學習材料和矯正手段。在教學的實施階段,基于ZOOM平臺,借助任務單告知學生本次課程的學習目標,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此時開始進行常規授課,在此過程中使用具象化形成性測驗題,進而揭示差錯,矯正差錯,再次測評,最后為總結性測驗。在每一單元部分講解結束后進行的具象化形成性測驗題,這一舉措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對該單元學習的掌握水平,判斷衡量學生們的認知理解能力。
2.2 全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切合
全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經形成性評價形成的教學評價體系加以精細運用,實時、高頻地做出教學反饋,并根據教學反饋信息通過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矯正。通過該平臺,既關切到了全體教學中的個體差異,又避免了個別教學中無效的重復閃現。該舉措能夠在廣度、深度等維度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掌握。
2.3 雙向通訊、多元交流、優化反饋
利用反饋機制,學生可將掌握結果展現在彈幕里,也可進行語音連麥。此種形式打破了傳統課堂無法兼顧每位學生、無法了解所有學生掌握水平的弊端。ZOOM平臺為教學提供了便捷反饋渠道,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反饋信息即為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診斷提供了價值意義參考,進而實施進一步教學與再次測評,以實現大多數學生的掌握目標,即“為掌握而教學”“為掌握而學習”。
2.4 優質教育的重視與服務
鼓勵所有學生抱著積極熱情的態度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其活動參與積極性。注重學生間的互助協作學習,滿足多式化層次學生的合理學習需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身具備的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同化、掌握相關知識理論。因此,“掌握學習”理論不僅滿足了多層次學生的理論知識需求,也為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起到了催化作用,為對外漢語線上教學的貫徹實施提供了理論概念基奠,體現了優質教育的重視與服務。
3 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效發展,使其教學渠道與教學手段發生了些許變化。以上主要以ZOOM平臺為例,基于布魯姆(Bloom)“掌握學習”理論視角,分析其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是如何達到教學有效性的,在必要性及策略方面進行了簡要概述與總結。從對整個研究的調查與分析結果來看,線上平臺與教學等理論的結合會促進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在這一領域不斷進行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曹秀娟,唐林煒.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10(27):54-55.
[2]曹秀娟,王言英,呂濯纓.試論布盧姆掌握學習理論[J].中國校外教育,2010(04):38+25.
[3]黃振興,阮文權,成小英,王新華.試論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及其教學應用[J].大眾科技,2015,17(11):106-108.
[4]喬桂娟,李楠楠.布盧姆“掌握學習”的理論釋義與現實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8(05):53-57.
[5]張婷婷.布盧姆“掌握學習”教學理論解讀[J].現代教育科學,2009(04):60-62.
[6]林見歡.基于ZOOM平臺的遠程交互式中級漢語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
作者簡介
趙俊杰(1997-),女,漢族,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漢語國際教育,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