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工程的規劃設計有多種風格,不同風格的建筑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城市面貌。但是由于現代化建設以及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的建筑物呈現出建筑風格趨同化的特點。這種情況下,本土文化特色逐漸淡化,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很難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也很難得到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合理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使城市中建筑物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以突出區域民族特色,是當下建筑工程規劃設計中的一大趨勢。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建筑規劃;設計體現
1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缺少的主要原因
(1)民族傳統文化缺失。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也加強了文化的交流,中國建筑文化也受到了國外元素和文化的沖擊。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沖擊下,中國傳統文化被忽視。這在建筑規劃設計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很多城市的建筑風格都具有西方建筑的特色,即使一個標志性建筑,在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也加入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建筑風格的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了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缺失。
(2)設計師傳統文化基礎水平低。建設設計師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是現代化的規劃設計理念和知識,而且建筑設計相關的課程大部分也都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設計內容。這種情況下,設計師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少,如果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設計師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夠,也很難掌握將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工程規劃設計中的能力。
(3)地域特色重視程度不夠。城市規劃受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的影響,在建筑規劃方面更加注重現代化。并且,很多城市規劃者實際上缺乏一定的經驗,只能借鑒大城市的發展經驗,這就導致了城市中的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原本具有濃重地域特色的城市,由于經濟發展的需求,需要對城市進行大規模建設,在規劃過程中就會效仿其他城市,對城市進行現代化的建設,建筑風格基本也是具有現代化特征,而對其自身具有的地域特色卻沒有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合理地加以應用,最終導致城市的地域特色逐漸被淡化。
2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體現
2.1 價值觀與審美觀念的體現
不同的建筑體現了價值觀與審美觀念的差異,而中華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體現也呈現出隨時間變遷而不斷變化的特點,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映照。例如,從古至今,我國的建筑規劃設計中,“龍”就是一個十分常見的意象,但是在封建社會,這種意象往往只局限于皇家建筑規劃設計中,帶有至高無上的皇權色彩;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固有的寓意界線被打破,“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被廣大人民群眾賦予了吉祥、神圣的寓意,因此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規劃設計中就包含了多種多樣的“龍”的意象,這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獨特價值觀與審美觀念,象征著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精神境界。
2.2 特色文化背景的映照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在數千年的浩蕩歷程中,始終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兼容并包的多樣化內涵而決定的。我國本身幅員遼闊,因此地域的差異性,往往也展現為文化的差異性,盡管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表現形式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但是其卻又統一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脈絡中,這體現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就表現為不同地域建筑規劃設計,往往涵蓋了本區域人民獨特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方式。
例如,皖南地區不少多層、高層建筑在整體規劃設計中就應用了徽派傳統文化中的馬頭墻、黛瓦、粉壁等元素,這就是一種特色文化背景的體現,其多層、高層的結構設計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口密度不斷增大的現實情境,而徽派元素的應用則展現了本區域傳統文化的韻味;再比如,浙江美術館的設計融合了江南文化的精致與現當代設計的簡約,與西湖遙相呼應,共同規劃出了一幅錯落有致的江南水墨圖。
2.3 設計創新研究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在不斷地更新發展,社會各行業都重視創新,建筑規劃設計也需要進行創新。尤其是當前城市建筑物整體風格過于雷同,缺少特色,需要對建筑規劃設計進行創新,提高建筑物的視覺沖擊,將創新思維運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而很多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基本上都已經在建筑物中得到了體現,如果要創新,可以改變思路,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方面尋找靈感,一方面對建筑設計風格進行了創新,另一方面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筑的融合,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設計師在前期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語言符號,并將其融入建筑設計中,有效增加建筑物的文化情趣。如果設計師可以將建筑設計看作是某一種文化語言,那么其所采用的傳統文化都將轉變成一種文化元素,以此展現自己對建筑的看法。只有真正做到在建筑規劃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才可以在建筑物充分凸顯出當地文化屬性。通過有效創新傳統文化使用方式,有效結合現代元素,不僅可以防止設計師出現雷同的問題,還進一步凸顯出建筑設計的多元化優勢。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五千年的洗禮,不僅沒有走向衰亡且變得更加風采依依,直接證實了傳統文化的價值性。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吸收借鑒一些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建筑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充分彰顯出建筑物的文化價值。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不僅能使建筑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同時還可以通過建筑設計使現代建筑體現中國傳統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宣揚。這對我國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以及文化傳承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建筑規劃設計中,需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在滿足建筑工程功能的基礎上,融入傳統文化,從而實現建筑工程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敏.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運用[J].居業,2018(5):42,44.
[2] 高瑛曼.略談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創新性的體現[J].美術文獻,2018(2):119-120.
作者簡介
葛慶峰(1976-),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人;學歷:本科;職稱:副高;現就職單位:上海水石建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與規劃設計,綠色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