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晨
摘 要 道路交通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前進蓬勃發展,橋梁相關建設工作也同步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當前大跨度的橋梁建設工作中簡支T梁大量應用其中。簡支T梁的自身品質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梁工程的最終建設成果,且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 橋梁;預制施工;簡支T梁;施工技術
1預制T梁的常用方法
從T梁臺座預制開始,一般選用鋼筋混凝土整體結構。緊接著著手于可旋轉整體式鋼側模與固定式底模的模具制作。于鋼筋綁扎模具上完成預制T 梁的鋼筋骨架組合工作。具體操作方法為,通過龍門吊鋼筋骨架吊入預制臺座,進行拼接組裝工作,至檢驗合格之后進行端模、側模的安裝工作,并運用波紋管鉆出預應力孔道。最后將于攪拌站經過集中拌制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之中,進行插入式與附著式振動器搗拌,頂板表面用振動提漿機進行抹平工作。混凝土的澆筑、預期與初始的張力拉力于預制臺位上完成檢驗工作,然后將其轉移至存梁區,于存梁臺位上完成最終的張力與拉力測試,全部工作完成之后壓漿進行封端作業[1]。
2施工技術要點
2.1 鋼筋制安與孔道安裝工作
首先要嚴格把控鋼筋的自身品質防止劣質產品應用于橋梁現場。整體架構于鋼筋棚下料之加工成型。根據用途分類后安置于指定區域。骨架應按照支座預埋鋼板、標出定位線、橫隔板鋼筋、馬蹄和梁肋鋼筋、行車道板鋼筋的順序進行安裝。運用5cm膠管抽芯法保證鋼筋符合設計施工需求,確保孔道位置準確,混凝土澆筑作業時孔道不發生位移。
2.2 預制模板加工與安裝工作
模版外模應由專業金屬模版廠家制作,保障模版的強度、尺度、韌性、密度以及穩定性符合設計施工要求。將橋梁整體安置于彎道之中,按照施工設計要求做出弧度,施工過程中應時刻保證用于封堵的鋼板可以與弧度值相呼應,并且和處于彎道內外部分的梁體總長度保持一致。為便于后期拆模工作,應將倒角與肋板的交點保留曲線弧度。
模版的施工工作可以從鋼筋綁孔施工完成后開始進行,模板的制作施工過程要用龍門吊按順序將模板吊置臺位之上。前端為中段模板,后端為端頭處,先通過螺栓桿做好模板定好工作,接著進行雙側吊裝孔和三角架的安裝工作。最后進行對螺栓固定,作業過程中在模板之間接縫處進行防水橡膠皮涂抹,保證模版密閉性。
2.3 混凝土澆筑工作注意事項
(1)攪拌前準備。保證混凝土相關材料(水泥、砂石、骨料等)的合格性進行仔細排查。通過科學正確的運算將各種材料應具備的含水量進行確認,并于攪拌作業進行之前提前預算最終材料的配置比例。
(2)澆注前檢查。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對預制臺座硬度與穩定性,支點間距、模板大小外形、預埋件位置定位是、預應力鋼筋預留管道、錨墊板和端頭模板貼合程度與穩定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有問題立刻進行問題排查防止影響后續工作進度。
(3)混凝土攪拌及運輸。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確定的物料配比進行混凝土施工工作。工作作業時,施工相關檢測裝置保證正常運行,不斷對骨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查測試。對混凝土的攪拌作業時間進行嚴格把控,精準把控混凝土坍落度相關控制工作,混凝土攪拌完畢后按時通過專用運輸方式準時送至澆筑作業現場,防止途中浪費過多時間導致混凝土穩定性及坍塌度無法滿足施工作業需求。
(4)混凝土澆筑作業。混凝土最終的密實程度以及耐久性與混凝土施工時的澆筑水平有著密切的關聯。澆注方式以及振搗手法是影響澆筑質量的重中之重。從澆筑的角度來說,要按混凝土厚度有條理有層次的進行澆筑工作。振搗工作要做到不坑洼、不冒泡、不下沉的程度。厚度方面最佳厚度為28cm。最終保證施工順序為自馬蹄部分為起始,然后對腹板澆筑工作,最后的澆筑部分為翼緣板。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要保證側模附著與插入式振搗兩種振搗方法合理運用。把控好持續和間隔時間,努力在不傷害管道的前提下將混凝土密度提升至最高。注意振動棒的最大工作半徑,防止振動棒進行振搗作業是與模板之間發生碰撞現象,經實踐證明 8cm為振搗最優間隔距離。在振搗作業完成之后,振動棒要從邊緣處慢慢提出,防止混凝土內部產生過多氣泡。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與抽拔管之間要保持合理間距,防止漏漿堵塞孔道[2]。
3預制T梁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1)表面粗糙、光澤度不足。水泥與骨料的類型配比以及模板的精細程度都會對T梁表面品質、色澤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合理的水泥類型選用,是T梁色澤是否純正的關鍵因素。要想保證T 梁的表面平整度,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模板的精細程度,內壁處理平整光滑,可以顯著的改善預制T梁的表面平整光澤度不足的問題。
(2)局部出現蜂窩。T梁局部混凝土沒有使用充足漿體是T梁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蜂窩現象的主要原因。外加劑與水泥想要充分混合,混凝土的漿體用料必須達到標準。除此之外,T梁的頂面板與腹面板進行振搗時,混凝土的泛漿離析,水和泥漿上浮、石子下沉等現象。都是T梁局部蜂窩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
(3)表面出現凹點。造成T梁表面凹點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預制模板表面過于粗糙、存在異物、不夠濕潤、泥漿不足、未充分振搗、內部氣泡過量以及后期養護沒跟上等一系列原因都是形成小凹點的主要因素。通常為了T梁強度的提升,其中大量的運用鋼筋加固,這樣雖然強度得到了提升,但振搗器卻無法獲得充分的工作空間,產生的氣泡無法排除,導致預制T梁表面產生凹點。
(4)表面出現氣泡。T梁的預制過程中,引氣劑或外加劑的使用雖然提升了混凝土抗凍性、膠黏性以及保水性,但在內部的化學反應過程中大量氣泡也隨之產生。應用水泥和外加劑的種類選擇、投入控制量、混凝土摻入骨料類型及配比、整體振搗攪拌和養護管理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的導致預制T梁產生氣泡現象。
4結束語
簡支T梁在橋梁工程項目中需要較高的精準度以及較高的技術施工難度。只有施工人員時刻做好質量把控工作,才能實現T梁各項技術指標的精準配置,真正保證項目施工進度和項目質量。通過利用相關的控制技術和先進的檢驗設施,將橋梁工程T梁施工質量及相關技術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 于飛.預制T梁臨時支座設計計算及施工難點分析[J].北方交通,2018(11):34-37.
[2] 梅克喜.變長度簡支T梁預制施工技術探析[J].安徽建筑,2017,24(6):149-151.
作者簡介
趙晨晨(1995-),男,河北省衡水市人;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現就職單位:中國鐵建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研究方向:T梁施工及其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