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海
摘 要: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離不開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施工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混凝土結構施工不僅影響建筑整體的穩定性,還關系到住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技術水平,提高建筑整體的質量,就需要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有清晰的認識,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嚴格遵循規范,同時在澆筑完成之后做好養護工作。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技術,希望對我國建筑施工整體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施工不僅承擔著建筑整體框架的施工重任,還要確保建筑在結構上的整體統一,讓建筑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結構強度,在住戶入住之后不會應為各種原因發生質量問題,影響住戶的居住體驗。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建筑的主流結構,其施工的質量直接影響建筑整體的質量。所以,要想讓建筑工程能夠保持在高質量的水平,施工單位一定要重視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從各個方面確保施工質量,降低風險。
1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1 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控制水化熱是非常重要的。水化熱是因為水泥材料遇到水之后會發生反應,產生一定的熱量,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水化熱不能及時排除,在澆筑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內部溫度過高導致澆筑結構體膨脹,產生裂縫。尤其在現如今各種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層出不窮的環境中,施工單位要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盡最大限度減少水化熱對工程產生的不良影響。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施工單位應當盡量選擇那些水化熱少的水泥材料,比如常見的礦渣水泥與硅酸鹽水泥等。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礦渣硅酸鹽水泥為原材料的水化熱通常保持在42.5~52.5℃左右,這種水泥水化熱溫度變化小,對結構的穩定性影響較小,也便于施工人員控制混凝土結構的溫度差異,大大降低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可能。另外,在施工開始前, 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需要針對水泥的配合比進行多次試驗,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在確保混凝土結構強度達到要求的同時,適當減少使用水泥,進一步遏制水化熱現象的產生。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水化熱的問題更應該受到重視,因為大體積建筑通常混凝土澆筑的體積相當大,如果水化熱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結構內部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很有可能導致結構發生膨脹、開裂,后果不堪設想。施工現場的人員可以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通常來說,為了確保大體積建筑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粉煤灰添加量應控制在20%左右,這樣不僅能減少水泥的使用量,還能最大限度減少裂縫產生的可能。在澆筑的過程匯總,施工人員還需要根據施工方案,添加適量的外加劑,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常見的混凝土結構添加劑主要有膨脹劑、減水劑與緩凝劑等,這幾種添加劑對于減少水泥的水化熱都有一定的幫助。
1.2 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攪拌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建筑的具體需求來進行混凝土的攪拌。通常,混凝土攪拌都是在施工現場以外進行的,在運輸的過程中還要攪拌混凝土,以保證其性能,在運輸到施工現場時能夠第一時間投入使用。如果施工現場空間足夠,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攪拌,不過,現場的施工人員要嚴密監視攪拌過程,一旦混凝土出現凝結的趨勢,要按照比例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在配置的過程中也要予以重視,需要根據施工需求,按照比例進行配比,然后選擇相應的材料加入其中,再進行攪拌,讓其保持在一個均勻的狀態,直至進行澆筑。如果混凝土是在攪拌的過程中運輸到施工現場的,施工單位一定要在運輸的過程中嚴加約束,并根據當地的環境施加保護措施。比如,當環境溫度較高時,在運輸的過程中適時加水;當日照充足時,在運輸的過程中也要時刻監視混凝土的形狀,適當提高加水的頻率,避免水分蒸發過快造成凝結。
1.3 混凝土澆筑
澆筑過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地建筑混凝土結構穩定性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在澆筑開始之前,企業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比如,企業可以先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讓其掌握澆筑流程和技術,然后結合澆筑方案進行宣講,讓澆筑相關的技術人員都充分了解工作流程。在澆筑的過程中,現場的監督人員要發揮作用,確保澆筑工作質量達標。施工人員首先要對澆筑使用的輔助工具進行檢查,確保模板表面清潔,沒有雜質,以免造成澆筑結構不平,影響澆筑質量。施工人員還需要檢查模板是否有凹陷,對于有凹陷的模板要第一時間修復,確保其平整。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盡量保證澆筑連貫、不中斷,以免混凝土結構體之間銜接出現問題。同時,澆筑還要盡量以勻速的方式進行,并根據建筑的具體結構,科學選擇澆筑方向。
2 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要點
2.1 溫度控制
眾所周知,溫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是巨大的。外界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的收縮,如果溫度控制好,容易發生裂縫。而且混凝土內部也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如果這一部分溫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容易發生問題。在控制溫度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在澆筑時加入一些外加劑,降低水化熱產生量。另外,施工人員還可以在保證質量、能夠達到設計方案要求的情況下,適當減少澆筑的體積,因為較小的體積更便于熱量的排出。在澆筑工作開始之前,管理人員需要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有所了解,尤其在盛夏,應盡量避開在未來幾天內有雨的情況下進行澆筑,一來雨水降低澆筑強度,二來雨停之后,溫度迅速回升,溫差加大很有可能造成裂縫。
2.2 養護工作
在澆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員還要對混凝土結構施加良好的養護措施。比如,施工人員可以在結構外部施加一層防水層,降低水分蒸發的速度,盡可能避免水分蒸發過快造成裂縫。常見的保濕材料有保濕膜、麻袋等,這些材料的保濕性能都比較優秀。在養護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也要對未來的天氣有所掌握,根據天氣變化的情況制定科學的養護計劃。有條件的施工現場還可以利用溫控設備,來盡量縮小溫度的波動,讓混凝土結構處在一個相對恒溫的環境中,這樣能大大提高養護工作的效果。
3 結束語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決定著建筑整體的穩定性,還會對住戶的居住體驗造成影響。企業管理人員需要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后混凝土結構施工達到要求。另外,企業還要在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等多個環節落實監督工作,通過培養監督人員提高其思想認識,提高監督水平。不僅如此,企業還要嚴格把控澆筑之后的養護工作,參考環境因素,選擇最為科學的養護方法,降低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可能。本文簡單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注意事項和方法,提出了澆筑完成之后養護工作的重點,希望對我國建筑行業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3,19(02):87-89.
[2]王廣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05):81-82.
[3]李玉飛.淺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J].門窗,2016(03):125-126.
[4]蔡志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價值工程,2020,39(1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