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 風景園林的施工技術及養護措施決定著該園林的生態效益,不僅需保證其美觀價值,還需著重考慮其社會價值。本文結合潤淮大道景觀綠化工程為例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具體如下:
關鍵詞 風景園林;施工技術;養護措施
1風景園林施工技術要點
1.1 做好土壤預處理工作
土壤預處理作為風景園林施工中重要組成部分,對園林的整體效果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單位需對此加強重視度,根據施工區域土壤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施工方式,提高土壤的整體質量,為后期施工作業奠定堅實的基礎[1]。土壤預處理,顧名思義就是采用抽樣檢測的方式測試土壤中的酸堿度以及土壤的各個屬性,若忽略此環節就直接開展施工作業,不僅會影響風景園林的整體質量,更會給相應單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在預處理過程中,若發現土壤的各項屬性不符合標準的話,可采用施肥澆水的方式來提升土壤的基本性能,確保該土壤能夠為風景園林的施工提供有力幫助。
1.2 運用科學手段進行定點畫線
因該風景園林項目為綜合園林工程,包含了土方、綠化、景觀、下洼式綠地、旱溪、水電等多個內容,因此為了使得該園林具有較強的協調性及美觀性,設計部門需對苗木、各項景觀的位置進行明確規定。同時,因部分苗木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及養分,若苗木的水平及豎直方向的距離過近的話不僅會影響樹冠的生長,更會對地下的管道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此問題,設計部門需根據園林的實際情況及計劃需求制定合理的規劃標準,施工單位也應當嚴格按照原定圖紙標準展開施工作業,確保定位線的精確性,并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進行處理,從而才能保障該風景園林體現出其應有的社會價值[2]。
1.3 樹穴開挖技術
據調查了解,在風景園林施工過程中,樹穴開挖技術使用的頻率相對較高,在維持園林樹木的結構及面貌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樹穴開挖與樹木的存活率有著密切關聯,因此施工單位對該技術的要求較高,并需要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展開工作,確保開挖的深度與樹木的生長規律保持一致,從而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樹木的死亡率,提高園林建造單位的經濟效益。在采用該技術施工時,施工單位需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根據開挖區域土壤的實際情況及環境選擇相對較為適合的樹木品種,并對該樹木的生長規律進行精確把控,其次對開挖的深度就間距進行精確規定,確保開挖的指標能夠與苗木的生長規律處于一致狀態,保證所種植的樹木都能夠有充足的光照。同時,回填也對樹木的健康生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單位也應當對此環節加強重視度,盡量選擇養分較為充足的土壤。
1.4 對基肥進行合理運用
基肥也稱為底肥,一般實在移植或者種植前進行操作,其主要的作用改善土壤的性能,提高土壤的肥力,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及環境。根據以往經驗所得,基肥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風景園林施工進度,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才能提高基肥的實際應用效果,推動風景園林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施工單位一般會利用腐爛的葉子作為基肥,該肥料因豐富的營養,不僅可以為苗木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補給,更能夠提高苗木自身抵御能力,使其提升抵抗病蟲害呈現茁壯生長的狀態[3]。同時雖然肥料能夠給植物的成長提供補給,但是若用量較大且與樹木之間的距離較小時,會出現燒跟等現象,嚴重時會導致植物枯萎死亡。
1.5 可靠的移栽技術
風景園林中苗木類型具有多樣化特點,在種植時,一般多使用移栽技術,且據實際應用來看,移栽技術也是保證植被成活率有效技術手段。在移植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對詳細了解各種植物的生長習性以及移植特點,選擇合適的移栽方法,其根部盡量包裹大量的泥土,高方式可以在移栽過程中,保障樹木的養分移植處于供給狀態,避免樹木因養分及水分流失出現枯萎死亡等問題,給園林單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此需注意的是,苗木移植建議在春季開展,因春季苗木還處于休眠期,在該實際移植成活率相對較高,即使在移植過程中受到損害,恢復的速度也會比較快。
2風景園林苗木的主要養護措施
2.1 修剪與施肥
修剪與施肥作為風景園林養護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只有適當的修剪及合理的施肥才能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使得風景園林的呈現更加美觀的形象。在修剪時,因每種植物的生長特性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相關技術人員應當根據其生長習性制定合理的修剪方案,并選擇合適的季節視每種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修剪。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在修剪開花類植物時一般需在其發芽之前完成,而樹木的修剪一般需視情況來定,合理控制枝杈的長度,及時修剪掉呈現枯損現象的枝杈,從而才能達到原定的美觀效果。其次,施肥作業一般選在2、3月份操作,在此需把控好施肥量,進而才能提高風景園林的生態及經濟效益。
2.2 防風作業和綠化補植
風景園林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所面向的群眾相對較為廣泛,再加上該園林一直長期暴露于戶外,較易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植被出現缺失、損失等一系列現象,因此園林工作人員為了保障園林的美觀性,需不定期進行補植作業,在補植時需選擇合適的氣候環境,同時針對自然災害問題,工作人員需在大風天氣做好加固措施,確保園林中植物不會受到此類因素影響。
2.3 定期進行灌溉及病蟲害防治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資源,因此工作人員需及時進行水資源補給,尤其是剛移栽的植物,更需定期進行澆水,提高其生長速度,使其能夠快速適應移栽后的生長環境。對于一些年限較高的喬木、灌木,澆水量可適當減少,以免水量較大出現爛根問題。在此工作人員需結合各種植物的水分需求制定針對性澆水方案,從而才能保證園林植物的健康生長。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風景園林與當地的城市規劃有著密切關聯,對城市的環境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需重視該問題,并采用合適的施工技術以及養護措施來滿足城市的發展需求,提高風景園林的美觀程度及整體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心德.基于風景園林施工設計工藝探析植物選擇和配置方式[J].現代園藝,2018(24):190-191.
[2] 馬祖春.生態保護中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技服務,2015,32(3):191,189.
[3] 張兵,白楊,丁戎.論風景園林在城市轉型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思考[J].中國園林,2017,33(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