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 要:深圳是全世界矚目的創新之城,率先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的目標,并獲得“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社區作為最基層的政府組織,應該克服各種困難,大力推動圖書館建設,促使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民心。本文論述了社區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并對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提出了幾點探索。
關鍵詞:社區圖書館;建設;探索
在當今世界,任何資源都會面臨枯竭的風險,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也只有文化,才能凝聚人心,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社區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對提升社會文化建設及市民文化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
1 社區圖書館建設現狀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跡,建市僅40年,但在“文化強市”、“書香深圳”、“圖書館之城”的建設中,屢屢創新推動,2013年便成為全國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殊榮的城市。
榮譽的背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持續提升文化實力而付出的不懈努力,特別是在圖書館的建設中更是一步一個腳印:1998年,深圳便開始實施全市基層公共圖書館網絡建設方案;2003年,深圳又制定了《深圳市建設“圖書館之城”(2003-2005)三年實施方案》;2009年,深圳市啟動了“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平臺建設,著力打造“全城一個圖書館”;2000年,深圳首創“讀書月”活動;2012年,深圳市“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平臺正式啟動;2016年,《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施行,為中國的城市閱讀立法開啟先河……。
10余年“圖書館之城”建設碩果累累,截至2018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50家,其中市級3家,區級9家,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638家,遍布全市的“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4臺,光明區24小時自助“書香亭”5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達到4295.8萬余冊。每10萬人便擁有7.2個圖書館,在國際城市中遙遙領先。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目前已經建成街道級圖書館1家、社區圖書館9家,其中街道級圖書館面積621平方米,包括一個借閱區和一個閱覽室,館藏圖書3.7萬冊,報紙39種,雜志136種。借閱區現有電子自助借還書機,每天14小時開放,每周共開放98小時,讀者憑讀者證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即可在館內自助借還圖書,方便快捷;閱覽室座位143個,配備電腦10臺,周末正常開放,每周共開放84小時。9個社區圖書館藏書累計8萬冊,最多的一家社區圖書館藏書約2萬冊。2018年全年街道及社區圖書館共接待讀者約10萬人次,借閱圖書6萬余冊,極大地方便了當地市民的文化生活,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
由此可見,深圳社區圖書館建設是全國的一個奇跡,也為深圳始終保持城市創新競爭活力提供了力量源泉。但在輝煌成績的背后,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社區圖書館建設存在的不足。
2 社區圖書館建設不足
深圳擁有638家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基層圖書館泛指社區圖書館,這個成績單是非常亮眼的,但由于各種原因,社區圖書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關注與重視。
2.1 硬件設施較為薄弱
高房價的深圳,寸土寸金,而隨著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有的區域1個社區常住人口就達到近10萬,加之近年來政府事權下放,很多事項都放在了社區工作站辦理。據了解,深圳社區工作站日常辦公場所都比較緊張,特別是原特區外的社區,絕大多數是與村集體股份公司合署辦公,因此社區圖書館的面積均比較小,普遍在100—200平米左右,這也無疑限制了社區圖書館的進一步壯大發展。另外社區圖書館內的書架、桌椅、計算機設備等更新較慢,部分年代較久的已經老化受損,館外大多沒有停車場,也降低了社區圖書館對市民的吸引度。
2.2 館藏圖書種類較少
社區圖書館的藏書大多在1-2萬冊,以通俗文獻為主,因各種原因,社區圖書館難以實現每年更新,有的甚至三四年都未能更新,即使更新,也是出版時間較長的一些老書,跟不上時代的熱點,另外在館藏書籍破損后的修補、更換方面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周邊市民的閱讀需求。面對網絡電子書的沖擊,一些藏書陳舊且量少的社區圖書館對市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
2.3 對外宣傳力度不夠
社區圖書館絕大多數設置在社區工作站內,由于室外沒有掛牌或設置明顯標識,平常社區工作站對圖書館的宣傳力度不夠,造成很多社區居民并不清楚自己身邊就有一座圖書館,因此社區圖書館的利用率不高,一些位于城中村的社區圖書館月均接待讀者不足30人次,月均出借圖書僅10冊次。
另外,相關單位和人員還沒有意識到社區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意義,有些人員甚至認為,在網絡現代化的今天,一部手機搞定一切,社區圖書館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上述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必然會影響到社區圖書館的持續發展。
3 社區圖書館建設建議
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利國利民,深圳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在后續的建設發展中,筆者有幾點不成熟建議,僅供參考。
3.1 政府需持續重視與支持。
社區圖書館是一項純公益事業,它的建設始終面臨人員、經費、場地等問題,只有政府持續給予重視、支持和投入,方能有效運轉下去。建議深圳要進一步明確社區圖書館建設規劃目標,在人員編制、經費上給予支持,確保硬件設施滿足運行條件,圖書館人員專職管理,館藏圖書能夠每年實現一定數量和種類上的更新,持續抓好考核達標工作,獎優罰劣,同時要把責任下沉至街道辦事處,激發街道辦事處建設社區圖書館的熱情。
3.2 街道需加大宣傳與創新
建議各街道要對社區圖書館進行掛牌,在社區周邊主干道上設立明顯的路標,在街道網站主頁上設立圖書館建設專欄,將社區圖書館分布地圖、聯系電話、開放時間、書籍種類等進行詳細介紹,增加社區圖書館的曝光度,讓居民更加熟悉自家門口的圖書館。針對社區圖書館藏書量少的問題,也可以創新模式,開展社區居民捐贈舊書以及義工進圖書館活動,并以年度為單位結合迎新春文藝晚會開展表彰活動,對捐贈人和優秀義工發放證書,鼓勵和倡導社區居民參與到這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中去。
3.3 社區需加強服務與管理
建設社區圖書館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市民,圖書管理人員不能認為市民進不進圖書館與己無關,要主動溝通與服務讀者,形成良性互動。可以借助讀書月開展相關講座及培訓活動,吸引居民進館,了解社區圖書館并辦理讀者證;當新書到館,可以給已經辦理了讀者證的居民發送信息給予告知;如果有行動不便的讀者,社區圖書館可以“送書上門”,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可以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社區“書香家庭”評選活動,并大力宣傳推廣,共同營造濃厚的社區讀書氛圍。同時,針對社區圖書館還要加強安保以及衛生防疫措施,確保讀者在安全的環境里品讀書香。
總之,社區圖書館建設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筆者相信,只要社會各界持續的重視、支持與投入,在不久的將來,深圳社區圖書館的建設一定會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