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梅森PAPA信息倫理視角,探討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在對讀者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倫理問題信息隱私權、信息準確性、信息產權、信息資源獲取權相關問題,提出改進方法,以期更好開展圖書館服務,提高讀者對圖書館滿意度。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信息倫理
1986年管理信息科學專家梅森(R.O.Mason)提了出信息時代4個主要倫理議題:一是信息隱私權(Privacy):個人擁有隱私之權利及防止侵犯別人的隱私。二是信息準確性(Accuracy):人們享有準確信息的權利及確保信息提供者有義務提供準確信息。三是信息產權(Property):信息生產者享有對自己所生產和開發的信息產品的產權。四是信息資源獲取權(Accessibility):人們享有獲取所應該獲取的信息的權利。梅森所提出的倫理議題通常被稱為PAPA議題,這4個議題的提出成為解決信息倫理問題的最具影響的理論之一[1]。
在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有了新的變化,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中開展讀者服務,會隨著信息介質的發展,而出現新的摩擦和倫理問題,從梅森提出的PAPA信息議題視角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有助于從倫理學角度解析圖書館服務存在的問題,更好提升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體驗感,助力圖書館更好發展。
1 信息隱私權與圖書館服務
在大數據時代,有效的采集讀者閱讀行為、身份特征、個人愛好等隱私數據,并將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與挖掘,能為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個性化、更準確的服務作支撐。但在采集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需求過程中面臨采集讀者隱私信息的倫理沖突。主要存在的信息隱私權問題一是在采集讀者行蹤時的隱私權。如今圖書館在館舍建設中需要結合考慮讀者行動動線,來優化空間布局,在采集數據過程中,會面臨侵犯讀者行蹤隱私權的問題。二是讀者借閱及活動隱私權。圖書館在進行熱門書籍推薦、借閱排行榜、借閱之星評選等閱讀推廣活動時,需要采集讀者借閱數據,會涉及讀者的借閱信息隱私權問題。
要適度的平衡隱私權要做到一是要注重讀者個人隱私信息運用的合性法。一方面,圖書館行業聯盟應制定相應的詳細讀者隱私保護規范,約定讀者隱私信息保護的行為標準。另一方面,圖書館應加強相關人員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保證工作人員的行為符合相關法律與道德規范,避免讀者隱私數據的過度挖掘、分析和使用[2]。二是要注重讀者個人隱私信息運用的合理性。圖書館在用戶隱私數據采集和使用中,應保證讀者具有知情權和控制權,對圖書館存儲的用戶隱私數據擁有管理、利用、修改等決定權。同時,圖書館應依靠科學技術手段和安全管理系統,保證在采集、存儲、管理等環節用戶數據的安全保密性。
2 信息準確性與圖書館服務
根據梅森PAPA議題,信息準確性要求個體一是要有享有準確信息的權利,二是要確保信息提供者有義務提供準確信息。在圖書館中,讀者有享有準確信息的權利,圖書館也有義務需要能夠確保向讀者提供準確的信息。
在如今大數據時代,信息量以指數級別增長,在如大海般的數據信息流中,讀者容易被誘導性信息迷惑,在紛雜信息中迷失方向,找不到準確的信息、正確的信息。圖書館作為圖書、情報、信息的集散地,對于提供準確信息服務有著海量館藏的優勢、人員專業性優勢。
圖書館需要一是要加快智慧圖書館建設,保障讀者信息準確性的權利。如智慧圖書館中的智能機器人具有信息存儲量大、運算速度快、數據分析準確等優點,能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復雜化的需求。二是提高讀者信息素養能力。發揮圖書館員專業優勢,組織長期規范的讀者信息檢索能力培訓;聯合數據庫商定期舉辦數據庫講座,指導讀者利用各類數據庫資源;關注收集與實事熱點相關的權威信息資源,對讀者開展精準資源推送和精準閱讀推廣。
3 信息產權與圖書館服務
梅森的PAPA議題,信息產權主要是指信息生產者享有對自己所生產和開發的信息產品的產權。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權利形態,信息產權這一“權利束”深深打上了信息社會的印記,涵蓋了信息權利人的人身權與財產權兩個方面[3]。在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中,經常會有電影欣賞會、音樂賞析會、繪本故事會等多種涉及知識產權的活動,會涉及信息產權問題。在圖書館數據庫的數字資源推廣中,也會面對數據庫信息產權相關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圖書館服務應嚴格遵守中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在傳遞服務時,首先要保證所提供信息的合法性。通過國家干涉手段制定文獻資源版權和保護相關的法律機制,避免出現文獻過度濫用現象,同時也為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提供保障,加強圖書傳播的秩序,打造和諧有序的文獻借閱服務環境[4]。二是圖書館要提升讀者權益意識,加強權益素養教育。許多圖書館為滿足讀者對于數字資源使用方面的能力和需求,持續展開了數字資源使用方法指導等常規培訓,但是為加強用戶數字資源使用的權益意識,培訓內容應不僅包括數字資源的正常使用,更需要加強用戶對知識產權和使用權益的培訓,將數字資源的使用限制、使用權利、使用方式的情形進行逐一說明,提升用戶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和意識[5]。
4 信息資源獲取權與圖書館服務
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讀者可能會遇到的信息資源獲取方面的問題一是圖書館設備應用阻礙。在應用圖書館電子設備如電子閱覽室電腦、閱讀電子屏、朗讀亭等相關設備時,時而遭遇機器故障,影響讀者使用體驗,降低對圖書館滿意度。二是獲取數據資源阻礙。讀者在獲取數字資源時,有時會出現獲取不到、需要的數據資源不全面、時效性不強等問題,對讀者數字資源獲取形成阻礙。三是信息資源獲取渠道阻礙。許多讀者不了解、不知曉圖書館有許多的數字資源,缺少獲取數字資源的渠道。
要提升讀者信息資源獲取效率,保障讀者信息資源獲取權,一是要對圖書館的圖書、設備進行及時檢查維護。嚴格把關圖書排架流程、時時檢查排架質量,及時檢修電子設備,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保障,提升讀者使用體驗。二是要加快數字資源數據共享,提高資源整合率和利用率。圖書館需要加快數字資源協同平臺建設,與數據庫商、其他圖情機構、政府機關、信息技術公司和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數據資源,提高資源建設整合率,滿足讀者使用需求。三是加快各類數字資源獲取渠道推廣和建設。圖書館需要加強新媒體建設,通過各類新媒體渠道,在新媒體平臺搭載更多優質數字資源,拓展新媒體服務方式。
5 結語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受到了從未經歷的機遇和挑戰。不僅僅在技術層面上,更要從信息倫理角度考慮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發展與進步。圖書館應該充分考慮讀者服務過程中的信息隱私權、信息準確性、信息產權、信息資源獲取權,改進圖書館服務措施,加強圖書館服務建設,提高讀者滿意度,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相麗玲,薛全勝.梅森PAPA信息倫理下的若干問題探索[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02):168-171.
[2]馬曉亭.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讀者隱私保護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34(02):84-89.
[3]張振亮.論信息產權的法律屬性[D].南京郵電大學.2009
[4]車堯,許震.移動數字圖書館的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與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20,32(06):65-71.
[5]章岑,劉靜羽,王超,王紫曄,黃金霞.研究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方式及權益管理研究[J/OL].圖書館建設:1-12[2020-06-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00519.1112.010.html.
作者簡介
朱子龍(1988-),男,漢,山東臨沂,湖北省圖書館,大學本科,館員,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