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斌
(安新縣中醫醫院,河北保定 0716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較之前發生了很大改變,從而導致腦血栓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腦血栓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體,這種疾病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使患者出現生活不便的情況[1]。腦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腔狹窄,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從而導致血管內的血液流速減慢,血小板和紅細胞聚積形成斑塊,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就會使斑塊脫落,形成栓子,栓子隨著血液循環梗塞在腦部,就形成了腦血栓。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因此戒煙、降脂、控制血糖和高血壓非常重要。目前臨床中對于腦血栓疾病主要采用西藥進行治療,由于僅僅采用西藥治療有一定局限性,很難真正保證治療的效果,隨著醫學的不斷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成為一種新型治療腦血栓的方法,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旨在觀察以中西醫結合內科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安新縣中醫醫院收治的6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擲硬幣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西醫常規治療的對照組(33例)和中西醫結合內科治療的觀察組(32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3.45±6.32)歲。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3.67±6.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安新縣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腦血栓疾病的診斷標準[2];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心肝腎功能衰竭者;精神嚴重障礙無法配合研究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基本的常規西醫治療,阿司匹林腸溶膠囊[永信藥品(昆山)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12,規格:100 mg×30粒 /瓶 ]口服,100 mg/次,1 次/d;甘露醇(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037,規格:250 mL ∶ 50 g)靜脈滴注,125 mL/次,1 次/d。治療中根據患者的精神情況選擇精神藥物,且給予患者注射用鹽酸川芎嗪(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53,規格:0.12 g/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0.12 g/次,1次/d。連續治療1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內科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中藥治療,方劑如下:芍藥15 g,紅花10 g,生黃芪50 g,絲瓜絡15 g,地龍 10 g,遠志 10 g,當歸 10 g。如果患者有頭痛的情況加用白芷與天麻各10 g;對于血壓偏高的患者加用夏枯草與杜仲各5 g,研磨成粉末使用。將上述藥物與450 mL清水一同煎服,早晚各1次,1劑/d,連續治療1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減少85%,臨床癥狀消失,且不再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減少50%~84%,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患者能夠繼續正常生活;無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未減少或出現加重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聚積率[3],全血比黏度正常范圍:男性 3.43 ~ 5.07 mPa·s,女性 3.01 ~ 4.29 mPa·s;紅細胞壓積正常范圍:男性40%~50%,女性37%~48%;血小板聚積率正常范圍:35%~65%。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聚積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2.7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1 兩組患者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聚積率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聚積率比較(±s)
組別 n 全血比黏度(mPa·s) 血小板聚積(%) 紅細胞壓積(%)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觀察組 32 3.45±0.24 3.25±0.14 36.22±2.01 45.21±3.41 39.35±1.29對照組 33 6.43±0.35 4.47±0.23 70.43±1.68 56.76±2.72 50.83±3.15 t 47.625 30.731 13.488 17.959 13.41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當患者出現腦血栓時,血栓進入到患者的腦動脈血管中,從而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巨大的損傷,影響其日常生活,甚至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常見的臨床癥狀包括失語、偏癱,根據栓子部位不同還可出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4],常見的栓塞部位包括基底動脈栓塞、大腦中動脈栓塞以及大腦前動脈栓塞等。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常規的西醫方式進行治療[5-6]。但僅采用西醫治療,臨床治療效果并不顯著,部分患者的癥狀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而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則可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中醫認為患者出現腦血栓主要是由于氣虛血瘀,痰瘀阻絡,中藥主要通過幫助患者活血化瘀,改善體內微循環的方式進行治療,治療效果顯著,能夠真正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7-8],而且使用中藥進行治療有著較高的安全性,能夠將藥物的副作用降低。中醫常用的藥物有:赤芍、川芎能夠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紅花、桃仁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體內的血流狀態,并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這些中藥結合使用能促進患者有效恢復神經功能,降低血栓的形成,并修復部分腦組織。對于腦血栓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夠降低神經功能方面的缺損情況,還能通過藥物幫助患者進行腦組織的修復,降低血脂的同時改善血流情況,能夠真正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9-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以及血小板聚積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的72.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腦血栓,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幫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這一結果與有關研究數據一致[12]。
綜上所述,腦血栓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生活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將中西醫結合內科治療的方式應用在腦血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能夠有效幫助患者降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的西醫治療,能夠真正達到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