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人或多或少都遭遇到精神上的一些問題,其中抑郁癥和焦慮癥是兩種比較常見的精神類疾病,但很多人還是分不清楚。
抑郁癥和焦慮癥常被人誤以為是同一種疾病,但其實兩者在癥狀表現、發病機制及用藥治療上都截然不同。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患者容易出現抑郁悲觀情緒,輕者悶悶不樂、對事物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焦慮癥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一般指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甚至還產生莫名其妙地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現象。

這兩種疾病雖然都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在用藥上大不相同。大多數治療抑郁癥的藥物是為了增加大腦中血清素或者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這些藥物見效非常慢,通常在一周內效果甚微,常常需要6周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發揮它們的全部功效。治療焦慮癥,最常見的藥物是苯二氮平類藥物,它們能增強一種名為氨基丁酸的腦神經遞質的作用,這種遞質能讓人感到鎮靜,可以讓人在一個特定的易引起焦慮的事件,比如演講或表演中平靜下來。但同時也有副作用,容易讓人產生嗜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