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來了,大塊大塊的時間又成了孩子沉迷手機的“溫床”,家長們的“頭疼病”又要犯了。到底該如何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之外,還有什么招嗎?
1~3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用手機打游戲,多與孩子互動;父母玩手機中盡量不要下載游戲,以防孩子因游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靜,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父母等家人將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游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7~12歲: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親子關系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這兩種方法,弊大于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系,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完全讓孩子不接觸電子產品,這不太現實。特別是當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社交語言主要就是網絡游戲時,如果一味地限制,不去適當疏導,會導致很多問題。較好的解決方式是:家長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共同協商解決方案,制定一個暑期計劃,明確規定非屏幕的活動時間和屏幕使用時間。確認孩子說完以后,家長再提出自己的方案:例如每天1個半小時(包含所有時間)、分段使用、家長保管平板、超過時間就懲罰一周不能使用。
參與家務勞動、多做戶外運動是治療手機沉迷的必備醫囑。很多孩子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就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了。除了使用電子產品以外,讓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安排豐富的娛樂活動,是轉移對手機注意力中頗為重要的一招。例如學畫畫、學下棋等,每天都需要練習,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或者帶孩子爬山、游泳,讓孩子全身心都鍛煉了;還有親子閱讀、親子游戲,這些都是能夠幫孩子綜合發展的有益活動。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多運動,鼓勵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多結交朋友,開拓孩子的視野,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手機以外,好玩的事情還有很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