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2020年畢業季是最難就業季,但如果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在入職后卻發現自己不喜歡這個工作崗位,怎么辦?不妨看這樣一則事例。我曾經去哈爾濱的一所著名大學做講座,臺下的學生提問:老師,我不喜歡我的專業,怎么辦?
我當時的回答是:你只有兩種辦法,第一就是趕緊換一個專業。我還沒來得及說第二個辦法,那位學生就無奈地在下面嚷嚷:“換不了??!不同專業對分數和成績的要求不一樣。本來就是不喜歡的專業,更加不想去學,成績怎么會好呢?”
這么一聽,倒是進入死胡同了。不過,我還是先把我的第二個辦法說完。如果你換不了專業,就得想辦法在本專業里挖掘樂趣。
怎么挖掘樂趣?先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吧!我當年一心想學文學專業,因為我父親的建議,改成了法律??晌艺嫘牟幌矚g法律,覺得這門專業枯燥乏味。但是沒辦法,學費是爸媽出的,我也不了解專業未來的就業情況,只聽父親說,法律熱門,就服從了。
在大一的時候,我在省里和全國知名的文學大刊發表了作品,頓時成為了院系老師和同學眼里的才子。說真的,那樣的事兒非常能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畢竟沒幾個學生做到這一點。但問題是,我讀的是法律專業,文學畢竟不是本專業。很快,有一位同班同學,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法學方面的文章,把我的風頭搶走了。
那時候,我年輕氣盛,咽不下這口氣。于是,我也去認真閱讀法學著作,瀏覽專業文章。半年后,我也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法律評論。不止如此,我還更上一層樓,在《光明日報》發表了法學方面的文章。就這樣,我轟動了法律系,因為我是第一個在這份大報發表文章的本科生。那次沒有硝煙的虛榮心之戰,我終于贏了,風頭搶回來了??墒?,出風頭這個事情,很快就過去了,當時興奮,過后平靜。而我在這個過程中,讀了非常多的本專業的書籍,才發覺法律其實很有趣,比如有各種各樣的人生故事,活生生的真實案件能引發很多思索。結果,我漸漸有點喜歡上我的專業了。再后來,我文學與法律專業都學得不錯,做到了兩者兼顧。
很多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其實是他們沒有認真了解那個專業的全部。大多數人年紀太小的時候,因為逆反心理,個性很頑固,不喜歡就極其厭惡。甚至是出于偏見,而忽略了在那個專業的背后,也會很有趣。
其實,大學里的每一個專業,之所以能夠存在,就已經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淘汰和爭論。有很多聰明的大腦,為之付出過心力,設計課程安排。我們不能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喜歡或者不喜歡一個專業,一開始就將其定型了,我們要學會從中挖掘出樂趣來。就算挖不出樂趣,哪怕是打迂回戰術,你也可以保證在本專業不掛科的基礎上順利畢業,再學個有興趣的第二專業呀!
講座之后,有一位男生要我給他寫寄語,我寫的是,“某某,去改變世界?!逼鋵崳瑫r間匆忙我沒來得及說完整,因為能改變世界那就去改變,改變不了世界,改變自己也是好的。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