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境,抱怨是最沒用的方式。這種萬箭齊發的傾訴,無助于問題解決。不僅如此,你還會養成對別人的依賴。當你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當你希望別人能給出困境的良方,這是非常危險的。


小莫工作壓力非常大,她把情緒的宣泄口寄托在閨蜜身上。夜晚,她會撥通閨蜜的微信語音,傾訴自己的不滿。“今天老板派來一個緊急任務,完全不考慮我的承受能力。自己怎么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小莫在微信中控訴老板,她說得痛快,完全不顧閨密的感受。時間久了,閨蜜開始躲避小莫,不再是隨叫隨到的“知心姐姐”。
遇到困難和挫折,總找個人傾訴,把朋友當作情緒的“垃圾桶”。一開始,別人愿意和你共擔痛苦。但是當別人開始躲避,就應該反思,總是這么做合適嗎?當然不合適。每個人都有痛苦,都有不順利的時候。當你以為自己最倒霉,其實別人也曾經歷過類似痛苦。尤其是深夜時分,別人忙碌一天,本來希望好好休息,這時你偏要他傾聽你的埋怨。這種犧牲別人的時間、滿足自己情感需求的做法,是非常自私的表現。
情緒也會在不同人之間傳染。有人表達出負面情緒,這種情緒會感染身邊的人。因為人具有共情心理,看到別人這么痛苦、掙扎,一般會推己及人,想象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形。這種共情機制,非當事人會被拖入負面情緒的沼澤。想到這一點,就不應該把別人拖進你的困局中,讓他跟著你難過。
人在抱怨時,常常帶有主觀性、片面性。負面情緒像一塊黑布,遮住理性的眼睛。你看不見事情的全貌,只會帶有偏見地聚焦那些你注意到的部分。這種片面化的思維,進一步助長了負面情緒,形成惡性循環。抱怨等負面情緒的實質,是我們對事態的失真評價,看不到積極的一面,將問題想得過于嚴重。這種扭曲的評價,會讓我們感到悲觀。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 “習得性無助”,講的就是這種狀態。產生了這種心態,就會覺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似乎不論采取哪種措施都是錯誤的。
生活中充滿會讓我們沮喪、消沉的事件,工作上的挫折、失戀的打擊、家庭的變故,都會引發一場“情緒感冒”。問題不出在情緒感冒上,而是你是否懂得如何去調控自己的情緒。面對逆境挫折,一時間可能無法扭轉局勢,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學會去接受,并對自己說:情況不會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即便到了最沒有希望的寒冬,溫暖的春天也在不遠的將來等待你。
遇到困境,抱怨是最沒用的方式。這種萬箭齊發的傾訴,無助于問題解決。不僅如此,你還會養成對別人的依賴。當你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當你希望別人能給出困境的良方,這是非常危險的。假如別人不肯這么做呢?很多苦難,別人無法體會,無法做到完全感同身受。他們會認為你矯情,這點困難都要拿出來吐槽。再苦再累一般都不會是毫無破解之術的絕境,絕境往往是你主觀上給自己設定的界限,其實你的狀況距離真正的絕境還差很長一段距離。遭遇逆境挫折時,先自己分析問題,找尋辦法;實在無法解決,等到冷靜下來,再向別人請教。不要輕易去打擾別人,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個人修為。如此一來,你會變得更加自立,遇到更兇險的情況時,才能運用更強大的防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