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城
6歲的姝姝最近去了趟玄武湖。回來后,姝姝不是揉鼻子就是揉眼睛,感覺渾身奇癢無比。因為她2歲前得過濕疹,家人懷疑她可能是濕疹又犯了,于是便按照上次的經驗“對付”。但一段時間下來,姝姝的情況并沒有好轉,身體常常癢得睡不著覺,四肢彎曲的內側都是滲出性、糜爛性的皮疹,貼身衣物上沾染的都是皮膚抓破后的血……
家人見狀,趕緊帶她到醫院就診。醫生詳細詢問了姝姝的病史和家族史,得知孩子2歲前得過濕疹,此后皮膚一直十分干燥,而她的奶奶和爸爸都有皮膚過敏史。經過診斷,孩子這次患上的是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究竟是一種什么疾病?它與濕疹在癥狀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與遺傳、過敏等有關的慢性、易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發病人群多集中在兒童。約60%的患者是從嬰幼兒開始發病的,并可過渡到成人階段,也有少部分病例發生于成人。
特應性皮炎以劇烈瘙癢為主要臨床表現,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近10年來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1~7歲城市兒童特應性皮炎的患病率已高達12.94%。
特應性皮炎的病因很多,發病機制十分復雜,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如果家族成員中有過敏性疾病史,患病的概率將大大提高。環境變化、生活方式改變、過度清洗、感染和接觸過敏原等因素,也是特應性皮炎重要的誘發及加重因素。緊張焦慮、精神壓力大也會導致其發生。
特應性皮炎與濕疹的皮損表現非常相似,因此這兩種疾病常常會被混淆。即應當如何將兩者區分呢?
濕疹患者一般沒有家族史,且濕疹沒有特定發病部位,而特應性皮炎患者往往有家族過敏史,有特定發病部位,易反復。皮膚干燥、慢性濕疹樣皮炎和劇烈瘙癢是特應性皮炎的三大特征與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還可能逐漸伴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對于特應性皮炎的治療,目前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是一線療法,但服用糖皮質激素一定要遵醫囑,原則上是盡量不用或少用。病情嚴重、其他藥物難以控制的患者可短期應用,病情好轉后應遵醫囑及時減量。
外用抗微生物制劑可用于由感染誘發或加重的特應性皮炎。口服藥物,如抗組胺藥適用于瘙癢癥狀明顯、伴有睡眠障礙、過敏性鼻炎等合并證的患者,物理治療如紫外線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是特應性皮炎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這個疾病沒有治愈的辦法,但通過長期、有效的護理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復發的概率。對此,給患者提出幾點防護建議:
1.做好清潔和保濕。這是患者最基礎、最重要的皮膚護理,也是相對容易的護膚環節。建議患者每日在適宜的水溫(32℃~40℃)下沐浴,每日1次或兩日1次,每次10~15分鐘,使用無刺激的潔膚用品(pH值約為6)。皮膚明顯干燥者應適當減少沐浴次數。沐浴結束擦干皮膚后應即刻外用保濕劑、潤膚劑。潤膚劑不僅能阻止水分蒸發,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減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
2.注意著裝。患特應性皮炎后,因為皮膚屏障功能進一步下降,不宜穿粗糙的衣物,戴厚重的飾物。著裝宜以輕透為主,這樣散熱快,不會增加皮膚負擔。
3.注意忌口。避免進食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或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4.做好心理疏導。特別是孩子,患病以后脾氣容易暴躁,家人要學會包容,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不良的情緒也有可能引起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