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銳

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但是,有一些中藥是不能與海鮮一起吃的,這些中藥大概可以分成三類。
由于這類含有比較多的異種蛋白和組胺類成分,服這類藥時吃海鮮比較容易引起過敏。過敏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出現皮疹和瘙癢。所以,因皮膚瘙癢正在服用中藥的患者最好不要吃海鮮。
例如荊膚止癢顆粒,由荊芥、地膚子、防風、野菊花、魚腥草、茯苓、山楂組成,能夠清熱祛濕止癢,是治療風熱型或濕熱型丘疹性蕁麻疹的中成藥,其說明書注意事項明確提示“忌食魚蝦海鮮類”。又如濕毒清膠囊,由地黃、當歸、丹參、蟬蛻、苦參、白鮮皮、甘草、黃芩、土茯苓組成,能夠祛風止癢,是治療血虛風燥型皮膚瘙癢癥的中成藥,其說明書也提示“忌食海鮮”。
海鮮營養性成分含量比較高,而且經常采用燒烤或辛辣拌炒的方式進行烹飪,這就導致飲食攝入了濕熱食物,所以,因患有濕熱類疾病,正在服用治療濕熱類疾病的中成藥的患者,最好不要吃海鮮。
例如半夏天麻丸,由法半夏、天麻、黃芪、人參、蒼術、白術、茯苓、陳皮、澤瀉、六神曲、麥芽、黃柏組成,能夠健脾祛濕、化痰息風,是治療脾虛濕盛、痰濁內阻所致的眩暈、頭痛、胸脘滿悶等不適癥狀的中成藥。其說明書提示“忌食生冷油膩及海鮮類食物”。又如清血內消丸,由金銀花、連翹、梔子、拳參、大黃、蒲公英、黃芩、黃柏、木通、玄明粉、赤芍、乳香、沒藥、桔梗、瞿麥、玄參、薄荷、雄黃、甘草組成,能夠清熱祛濕、消腫敗毒。其常用于治療風濕熱毒引起的瘡瘍初起、憎寒發熱、二便不利等疾病,說明書上也提示“忌食海鮮食品”。
大部分海鮮屬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攝入會影響體內尿酸代謝,誘發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所以,因患有高尿酸血癥正在服用治療痛風的中成藥的患者,最好不要吃海鮮。例如痛風舒膠囊和痛風舒片,由大黃、車前子、澤瀉、川牛膝、防己組成,能夠清熱利濕解毒,治療濕熱瘀阻所致的痛風病,其說明書注意事項提示“少吃海鮮、動物內臟等食品”。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全球疫情仍然迅猛發展,不容樂觀,來自疫情高發國家的進口海鮮,也得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