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如今,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常常離不開一個“快”字,吃飯要快,走路要快,就連上廁所都要爭分奪秒。然而,退了休的老年人無須再保持這樣的快節奏,生活中可適當地慢點、懶點。這才是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但是,“懶點”也要講究藝術,要辯證地懶、科學地懶、高水平地懶、恰如其分地懶,這樣才能懶出健康、懶出長壽。
老年人因為精力體力所限,應勤快有度,宜在勤中偷點懶,凡事都應有所節制,不可隨心所欲、逞能好強。有時候懶一點,身體會更健康。
比如老年人早起鍛煉要適當懶點。青年人講究聞雞起舞、起早鍛煉,而老年人起早應根據時令、天氣而定。如天寒風大、降雪、下雨或身體不適,要懶得早起,可多睡會懶覺,不必硬性早起、強制鍛煉。再則不要做高強度的運動,宜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輕緩的運動,活動時間也可適當地縮短一些。雖然這些做法看似懶了點,但對呵護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常言道,人老腿先衰,因而老年人運動時應保持節奏緩慢,動作舒緩,不要總是追求激烈、快速的運動。平時應掌控好方式方法,運動量不要過大,避免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也不要過于講究每一個招式必須到位,非做得十分完美不可;動作不宜太用力,只要能適當地活絡筋骨,即可達到鍛煉的目的。此外,注意步履要緩慢、穩健,不可過大過快,注意避免滑倒摔傷。
總之,老年人可在運動中適當地偷點懶,有助于保護身體不受傷害。
老人退休后,離開了忙亂嘈雜的集體,擺脫了許多約束,在家里可以適當地懶點,以懶而求灑脫,以懶而得安靜。
平時應注意避免緊張忙亂,不必苦其心志,不宜勞其筋骨。盡量少參與聚會,要懶得應酬;不要摻和矛盾糾紛,對于閑言碎語懶得去理;聽到諷刺、挖苦、嘲笑自己的話,不往心里去,懶得生氣;遇到不順心的事要樂觀大度,懶得心煩。
總之,要讓情緒放松,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老年人能清閑安靜,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便有助于健康長壽。
老年人宜過簡樸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應適度地從忙碌和瑣碎的家務中解脫出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事務以及復雜事件、煩亂場面、不良氛圍等,以便降低身體勞累和承受心理刺激的概率。但是,簡單的同時要力求舒適,一日三餐要既簡單又營養可口,穿的簡單但要舒適保暖,家具簡單且但實用方便,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懶點絕不是懶惰、懶散或好吃懶做,而是適當、適度地懶。日常生活中懶點即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為,避免過度勞累。對豐盛美食懶得多食,每餐只吃七分飽。老年人懶點可安神靜守,頤養天年,這可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