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時候都吃過“糖丸”,“糖丸”其實是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疫苗。正是這種看著、吃著都像糖丸的疫苗,讓數百萬兒童逃過了“脊灰”的魔爪,使我國成為無“脊灰”國家,而顧方舟就是“糖丸之父”。
上世紀50年代,“脊灰”在我國肆虐,它可能引起輕重不等的癱瘓,俗稱小兒麻痹癥。這種病多發于7歲以下的兒童,有些孩子可能手不能動了,有些可能不會走路了,最嚴重的是沒辦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無法治愈。
顧方舟臨危受命,開始進行脊髓灰質炎研究工作。在疫苗生產基地,顧方舟和同事們餓著肚子在漏雨的實驗室中開展工作。經過多番研究,終于通過動物試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這時,為了證實疫苗的安全性,顧方舟和同事們先是拿自己做試驗,親自服用疫苗,一周之后,大家都沒有異常。
此后,顧方舟和同事們又成功通過了Ⅱ期、Ⅲ期臨床試驗。1960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并向全國11個城市投放。據當時的調研結果顯示,投放疫苗的城市,疫情得到了極大的控制。
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疫苗,這給中小城市、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疫苗覆蓋增加了很大難度。另一方面,疫苗是液體的,裝在試劑瓶中運輸起來很不方便。此外,最早的疫苗培養液是需要滴在餅干上給孩子們吃的,要是條件不太好的家庭,只能滴在干糧上吃,培養液的味道孩子們還是不大好接受的,于是顧方舟提出做糖丸。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測試,顧方舟等人終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過了臨床試驗。很快,聞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問世了。由顧方舟主持研制的糖丸疫苗的推廣,讓“脊灰”的年平均發病率從1949年的十萬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萬分之0.046,無數兒童免于致殘。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在衛生部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國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