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晶 徐曉英 劉玉雷 田華
走進襄陽市中心醫院東津院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綠樹掩映下的休閑長廊。外面下著大雨,就醫的患者和家屬們,可以通過有頂棚的長廊步入門診大樓,也可以在紅色的木長椅上稍事休息。不時,有醫護人員和患者匆匆經過,一派安靜有序的情景。
8個月前,這里曾經有一場硬仗打響。當時,疫情洶涌而來,襄陽市中心醫院東津院區緊急開設了24個發熱病區,整個襄陽地區所轄的9個縣市區中的危重癥患者,都被集中到這里的重癥ICU來救治。
襄陽市中心醫院急診ICU黨支部書記、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曹鋒生,帶領50多位醫護人員,在這最艱苦、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奮戰了2個多月。從1月21日開始,這里的發熱病房累計收治住院患者1230多人,成功救治了45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
黨員先鋒,為了希望全力以赴
1月21日,一條支援東津院區的動員令發在工作群里,立刻沸騰了:“我申請結束休假,安排我做什么都可以!”“曹主任,我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義不容辭,我隨時可以上一線!”
看著屏幕上不斷閃出的一條條請戰信息,曹鋒生激動而心疼。來不及和家人當面告別,當天,他就帶著由25名醫護人員臨時組建的重癥突擊隊登上了前往襄陽市中心醫院東津發熱病房的大巴車。
重癥ICU病房收治的患者,大都是高齡且有基礎疾病的危重癥患者,其中有不少年齡在80歲以上。在ICU,誰也不知道風險和意外什么時候會到來。“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曹鋒生說。
2月中旬的一天,病房內,專家會診正在緊張地進行。一位60多歲的老年重癥患者,已經轉入ICU近20天。此前已經先后使用過插管治療和ECMO人工肺,但ECMO撤機后,還需要長時間呼吸機治療。如果不采取切開氣管治療的方式,可能會呼吸衰竭而死。
然而,醫院的ICU病房都不是負壓病房,切管治療對醫護人員有極大的感染風險。
兩難之下,曹鋒生一錘定音:“作為醫生,必須把拯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經全院專家組討論后,做出慎重決斷,把患者轉到單獨病房隔離,指定專門的醫護人員采用正壓呼吸器做好防護,最后這位患者的氣管切開手術終于完成。
這樣的生死抉擇,在ICU每天都在發生。“作為黨員,責無旁貸。”在兩個多月里,曹鋒生身邊的同事,在他的安排下已經輪休了2輪,但他自己卻一天也沒有休息。一件黑色的羽絨服,在他身上一直從冬天穿到了春天。
在廣大黨員的感召下,院黨委陸續收到來自抗疫一線的90余封“火線”入黨申請書,并接收10名“白衣戰士”為中共預備黨員。
大醫精誠,ICU里的生死時速
1月31日凌晨1點,東津ICU ECMO人工肺戰隊即將開展襄陽市第一例危重型新冠肺炎人工肺救治工作。
當曹鋒生主持完全市專家組討論回到隊員面前,15個人齊刷刷地站了起來,現場一片沉寂。“有沒有信心?”曹鋒生話音未落,大家一起高呼:“有!”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開始了。
笨重的防護服、模糊的護目鏡,讓過去熟練的操作變得異常困難,ICU內的空氣近乎凝固!剪管、接靜脈管、接動脈管、開機,當看到因缺氧變得黝黑的血液流過ECMO機器變得異常鮮紅后回到患者體內時,“手術成功了!”
第一例新冠肺炎ECMO人工肺的成功救治,更加堅定了大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每一臺人工肺都需要2名專科護士24小時盯守,每一次病人翻身都需要最少5個人小心翼翼地操作。這一切努力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為患者重新贏得生命的轉機。
作為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副組長,曹鋒生每天堅持到ICU病區查房。他帶領團隊成功救治襄陽市第一例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還率先在襄陽開展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
在得知武漢疫情嚴重而醫務人員緊缺的情況后,他克服科室人員緊張的現狀,先后抽調6名精兵強將分兩批次支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醫者柔情,為患者燉上暖心雞湯
“趁熱把雞湯喝了吧,是曹主任給您燉的呢。”3月的一個清晨,護士長梁玉紅,將雞湯端到了患者的床前。
疫情初始,醫院物資緊缺。在查房時,有一位患者告訴梁玉紅,想喝點雞湯。曹鋒生得知后,在回去休息時,就自己燉了一鍋雞湯,帶到了醫院。
其實,自從進入隔離ICU開展工作以來,曹鋒生每天早上8點開始工作,查房、會診、為病人進行治療,往往一干就到了晚上九十點。一日三餐,幾乎都是在醫院里吃盒飯。
“工作上,他就是那樣沒日沒夜的,但作為科室主任,能這樣去想著病人,弄不到雞湯的時候,他自己回去做,讓我很受觸動。”護士長感動地說。
曹鋒生關注細節,為了緩解患者心理恐懼,他組織全科商討了詳細的心理治療方案,親自為患者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們的孤獨感、恐懼感,盡可能滿足其所需。
“曹主任,過段時間,我一定要請您喝酒!”3月初,50多歲的老楊出院時,激動地對著曹鋒生感謝不已。很難想象,老楊剛剛轉院過來時,已經幾乎白肺,信心全無。
每天查房時,曹鋒生注意給患者們進行“話療”,鼓舞信心。“老周出院了,聽說了沒有?”“今天又有個轉到普通病房的。”“小李已經轉陰了。”患者們也慢慢積極樂觀起來,發揮聰明才智,變換體式,緩解病痛,還相互鼓勵、打氣。
多年來,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曹鋒生在一線還參與和組織過數次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他身先士卒,實地參與搶救傷病員,制定和修訂治療方案,關心關照患者生活。
從山村中走出的曹鋒生,還常年帶著門急診黨支部醫師和護士下鄉義診,為大山里的群眾送醫送藥。多年來,一面面錦旗、一次次患者和家屬專程到院當面致謝,見證了22年黨齡的曹鋒生無悔的誓言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