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基層會“花錢”
“為不花錯,寧愿不花”現象在基層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資金使用管理上的模糊化,追責問責的簡單化,導致基層干部不會“花錢”、不敢“花錢”。解決此類問題需要在三個方面多用心:在完善制度上多用心。多出臺一些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真正讓基層干部看得懂、理解得透、便于執行,知道怎么“花錢”。在教育培訓上多用心。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讓他們成為資金使用的行家里手。在“三個區分開來”上多用心。在資金使用上,要多一些使用前的指導、使用中的監管,少一些“秋后算賬”。要建立容錯機制,對于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干部,做到“三個區分開來”,讓基層干部敢用錢。? ? ? ? ? ? ? ? (鄂州梁子湖? 尹靜)
要學會“戴著鐐銬跳好舞”
面對項目資金“躺在賬上睡大覺”怪相,相關部門要學會“戴著鐐銬跳好舞”,會“花錢”,花好錢。對專賬資金進行監管、審計無可厚非,決不能認為是監管影響了資金使用?!板X難花”遠比“沒錢花”好得多,有錢難花那是沒有堅持人民至上、沒有擔當意識,只要把錢花在改善民生福祉的急需處,就會被認可和支持。要學會“花錢”。既要遵守國家相關政策原則,更要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制定管、用細則,加強過程監管,把資金用好、用到位。? ? ? ? ? ? ? ?(仙桃? 王晗)
變“照章辦事”為“因地制宜”
基層“為不花錯,寧愿不花”只是上級政策與基層執行存在“錯位”現象的一個縮影,其背后則是基層執行政策施展空間不足的普遍性問題。我國地域遼闊、省情各異,政策只能照顧共性,無法兼顧個性,因此基層容易出現執行困難。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協同發力。在制定政策時要注重運用分層分類思維,適當增強政策針對性;要預留政策偏離空間,或采用容偏備案機制,以增強政策可操作性。基層干部也必須認識到存在“錯位”是常態、消化“錯位”是責任,積極向上級報告基層實際情況和政策落實方案,變“照章辦事”為“因地制宜”。? ? ? ? ? (廣水? 張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