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趙雯
截至2019年底,山南12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全市16983戶53380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9.3%降為零,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在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看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必須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充分發揮產業援藏扶貧的優勢。
一直以來,湖北大力推進產業援藏扶貧,援藏“華新模式”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充分肯定。
截至2019年,華新水泥在西藏累計投資20億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84.2億元,累計向當地上繳稅收14.2億元,常年為當地提供700多個就業崗位,吸納376名西藏籍員工就業,為脫貧攻堅貢獻了援藏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深刻總結經驗和把握山南實際的基礎上,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明確提出:推進產業援藏,是助力山南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
前所未有:一份力度空前的文件
進藏伊始,臨時黨委就部署開展了“調研月”活動。調查研究,也是三年援藏工作的第一步。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十四五”規劃編制、高海拔移民搬遷、索朗嘎咕水利樞紐和雅江流域整治……經過深入調研,大家深刻認識到,未來三年是山南機遇疊加、大有可為的三年。
經過充分調研和研究論證,臨時黨委正式確立未來三年援藏工作思路——“突破產業援藏、鞏固民生援藏”。
2019年12月,湖北省在17個援藏省區市率先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湖北產業援藏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援藏母體企業從財稅政策、金融支持、技改創新、政府投資和政治待遇五個方面進行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中央西藏工作領導小組、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專門編發簡報,對湖北加強產業援藏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明確方向后,工作隊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臨時黨委抽調吳超、江建軍、汪濤、向志衡、朱少華等5名熟悉經濟工作和招商引資的副縣級援藏干部,組建產業援藏招商專班,重點突破農牧產品加工、生態旅游等產業項目。
進藏一個月,湖北援藏團隊就成功舉辦了一場高質量的節會——中國西藏雅礱文化節。通過“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在文化節期間積極開展產業招商活動,簽訂意向性項目37個,已注冊落戶4個。
歷史突破:一個龍頭企業的落地
山南是藏雞的發源地。藏雞養殖,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第二支部書記、招商專班負責人吳超告訴記者,推動山南藏雞產業跨越式發展,是工作隊開展產業援藏的主要著力點。
從去年11月開始,李修武帶領招商專班,走遍了拉薩、山南幾乎所有規模以上藏雞養殖合作社和企業。經過摸清家底、調研市場、分析前景,招商專班確定了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名單,把引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作為工作目標。
山南地處高原,在招商時存在劣勢。臨時黨委決定通過放大政策優勢的辦法,補上投資短板。李修武帶隊先后五次前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匯報爭取,將一系列政策重新優化組合,為藏雞產業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尤其是在西藏招商引資歷史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物流補貼政策,進一步縮小了劣勢。
就在招商引資進入關鍵階段,疫情打亂了既定工作節奏。招商專班迅速調整策略,通過視頻拜訪、電話溝通,并主動聯系主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4月8日武漢“解封”后,李修武第一時間帶著招商專班前往武漢宏農公司接洽。隨后,他們先后拜訪15家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行程近2000公里,協調召開數十場專題推介會議。
“援藏工作隊的招商引資,要換位思考,真誠待人,熱情服務。既要對山南產業發展負責,又要對招引落地企業負責。” 這是李修武對招商專班提出的工作要求。
因此,招商專班在陪同武漢宏農公司實地調研時,不但向他們介紹山南的優勢,同時還幫助分析投資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在前期選址、用足政策、健康安全上,各支部黨員們更是齊心參與,各展所長,全程當好“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務。
正如武漢宏農公司董事長張宏林所說,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真抓實干、擔當作為的工作態度,讓企業下定決心進藏投資。
6月13日,在全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現場會上,湖北省最大的蛋雞養殖企業武漢宏農農牧有限公司與山南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約,標志著這一世界領先的藏雞養殖產業鏈落地山南乃東布仁溝。
“這是目前自治區在建的投資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現代化藏雞養殖基地。”據武漢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乃東區委常務副書記殷功博介紹,宏農藏雞養殖項目總投資5億元,也是湖北產業援藏繼華新之后第二大的產業投資。
這也意味著,不到半年時間,山南藏雞產業招商引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未來可期:一股齊頭并進的態勢
在山南,藏雞正舞動金色的羽毛,乃東的糧油、瓊結的藏藥材、曲松的“火焰蔘”、加查的核桃等藏地特色農產品叫響市場。
市級高昂龍頭,縣區加足馬力——一股齊頭并進、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加速形成。
武漢、襄陽、宜昌、黃石對口援建每個縣區突出發展一個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湖北省糧油集團投資山南藏禾糧油公司方案已提交母公司審批,西藏薩喜欽布實業有限公司手工藏毯等項目已落戶瓊結,西安菜根徐實業公司已在曲松注冊,計劃投資6800萬的七色田園光項目正在加查全力推進……
疫情期間,黃石援藏工作隊利用微信電話聯系,促成“西藏菜根徐實業有限公司”在曲松注冊,注冊資金1300萬元,目前已扶持下江鄉大學生創業者種植“火焰蔘”8萬株。
黃石援藏工作隊領隊、曲松縣委常務副書記陳罡告訴記者,該項目一期已帶動貧困戶9戶,二期將擴種并就近建設加工廠房,將優先安排貧困戶務工務農。
在加查,宜昌援藏工作隊領隊、加查縣委常務副書記龔海波帶領工作隊利用內地資源,搭建“創業手拉手 宜加一家親”平臺。
6月底到7月初,首批15名藏族創業青年代表到宜昌交流學習。期間,宜昌青年企業家對他們進行“一對一融入式”創業輔導,引導藏區青年提升創業能力,為加查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7月17日,在山南市江北工業園,襄陽援藏工作隊領隊、瓊結縣委常務副書記陳永濤介紹說,該縣在園區開發40畝“飛地”建成雙創園,通過招商代理合作,去年9月至今共入駐銷售貿易類企業12家,創造稅收500多萬元。
在瓊結,工作隊利用縣游客接待中心等存量資產招商。一批企業落戶后,把關聯企業介紹到瓊結,目前幾個園區已實現滿園。同時,工作隊對“僵尸企業”進行清理,擬騰出40多畝土地,籌建一個標準化援藏產業園,實行重資產招商,實現企業簽約就能開工。
把雪域變投資熱土,讓高原成項目“洼地”。一個個項目和產業園拔地而起,背后是湖北援藏工作隊創新的思路,扎實的作風和不懈努力。
“產業援藏,就是把湖北所能和山南所需有機結合起來。”正如李修武要求的那樣,湖北援藏干部人才奉獻出智慧與汗水,有效轉化成了二者間的粘合劑和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