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目的:功能鍛煉對橈骨遠端骨折拆除石膏外固定后腕關節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9-2019.9)我院收治的88名拆除石膏外固定后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采用功能訓練的方式將其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參考組。使用功能鍛煉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作為研究組,使用常規方式進行康復治療的作為參照組。并以VAS評分作為評判康復效果的指標。結果:在統計、分析過程中發現,功能訓練的研究組無論是在患者滿意率還是VAS評分中都優于參考組。結論:使用功能鍛煉對橈骨遠端骨折拆除石膏外固定后腕關節康復效果更佳。
【關鍵詞】功能訓練;橈骨遠端骨折;腕關節
【中圖分類號】R68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引言:
橈骨遠端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其治療時間比較長,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還要輔助其他訓練治療方式,因此影響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本院基于現有的治療經驗,以功能鍛煉為切入點,讓患者在骨骼愈合初期進行功能鍛煉,以期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9-2019.9)我院收治的8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劃分為研究組、參考組。其中使用功能鍛煉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研究組的研究對象為44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齡范圍在18-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53±1.28)歲,采用常規康復訓練方式進行治療的參考組研究對象為44例,其中男女患者均為22例,年齡范圍為20-60歲,平均年齡為(31.49±3.65)歲。本次所選取的8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事先均已知情,同時除了所使用的康復訓練方式不同之外,其他情況均相同。
1.2 診斷標準
醫學界對于橈骨遠端骨折具有明確的規范,醫生可以根據《骨與關節損傷》中對橈骨遠端骨折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1]。首先,通過間接性暴力所導致的外商。其次,受傷之后患者的腕關節出現疼痛、腫脹等問題,同時前臂下端畸形,且按壓時疼痛。除此之外,受傷后的腕部存在著活動障礙。最后,通過專業的醫療設備、X光檢驗后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
1.3 納入標準
首先,必須要選擇已經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其次,年滿18周歲,智力正常、表述清晰,能夠遵循醫囑進行功能訓練,同時能夠準確的描述功能訓練過程中的感受[2]。比如腕關節的疼痛感、腕關節的靈活度等。最后,要選擇橈骨遠端骨折兩個月的患者,同時為了保證研究的準確性,要確保患者的石膏拆除在3天內,
1.4 排除標準
首先,除了腕關節還有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要給予排除。其次,開放性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該排除。再次,局部皮膚感染或者切口感染的患者應該給予排除。最后,妊娠期的婦女給予排除。
1.5 方法
參考組:參考組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常規康復治療方式,治療手段相對簡單。一般通過石膏、夾板固定住手腕,然后等待骨折關節愈合。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在治療期間腕關節無法活動,因此很容易留下腕關節僵硬等癥狀。
研究組:研究組主要采用功能訓練的康復治療方式。首先,在正式開始進行功能訓練之前,要先對患者手腕進行熱敷,將毛巾放入60℃左右額水中,浸泡三分鐘后取出,然后敷到手腕上,一般敷20分鐘即可,每天敷3次,可以有效的緩解患側手腕僵硬感、疼痛感,并為功能訓練做準備。其次,在熱敷完之后正式進行功能訓練[3]。主要對腕關節的掌屈、背伸、尺偏、橈偏、旋前、旋后進行功能訓練。一般患者每次訓練10分鐘即可,一天訓練三次,每次都要在熱敷后進行訓練。在進行功能訓練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訓練,如果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刺痛感,要停止訓練,并且要通過輕揉或者熱敷的方式緩解疼痛。在功能訓練后期可以適當的增加訓練強度,縮短腕關節的康復時間,緩解腕關節的僵硬[4]。最后,除了對腕關節部位進行伸展、旋轉訓練之外,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還要進行握力訓練。患者可以通過擠壓橡膠圈的方式進行訓練。在擠壓橡膠圈時動作要緩慢、緩緩用力,擠壓過程持續5秒即可。在初期訓練時每分鐘擠壓10次左右即可,后期患者可以根據康復情況,適當增加擠壓次數。每天要采用間斷性訓練的方式,每次訓練20分鐘,每天訓練2-3次即可。為了保證研究的準確性,整個功能訓練要持續8周。
1.6 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采用X2對計數的資料進行檢驗,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數據之間的差異使用P值來分析。
2 結果
2.1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健、患側腕關節活動度差值
通過探究人員的觀察、統計和計算,所收集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康復訓練前后的健、患側腕關節活動度差值經過訓練之后是越來越小的,因此可以表明通過功能鍛煉,患者的關節的疼痛感逐漸減輕、靈活度越來越強,因此功能鍛煉的康復效果較為顯著,可以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使用。
3 討論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功能訓練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腕關節康復具有以下幾個優勢。首先,能夠幫助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盡快恢復日常生活。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拆除石膏之后會感覺到不適,尤其是石膏固定的時間比較長,腕關節沒有活動的機會,因此腕關節的靈活性逐漸消失,握力也逐漸下降,因此很多康復后的患者依舊不能拿重物,甚至有些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很難維持正常的生活。但是通過功能訓練,可以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恢復腕關節的靈活度,讓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能夠盡快的恢復正常生活。其次,減輕患者疼痛,同時避免二次骨折。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治療后如果出現腕關節僵硬問題,那么在承受間接暴力時,很容易出現二次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但是通過功能訓練后,腕關節的更為靈活,所能承受的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患者在日常勞動時就不會出現二次骨折等問題。
參考文獻
溫齊友,王麗意,江偉儀,等.漸進式關節功能康復訓練對橈骨遠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療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8(7):82-82.
劉啟明.早期康復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9):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