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目的:對院前救護車的消毒管理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分析比較采取消毒管理措施前(前半年)、后(后半年)我中心198輛院前救護車消毒的具體情況,包括:車內空氣、儀器消毒情況等。結果:與消毒前比較,消毒后救護車的氧氣瓶、除顫監護儀、擔架、吸痰器、車內空氣菌落水平明顯降低(P<0.05)。結論:院前救護車極易受細菌污染,應做好有效消毒管理,從源頭上切斷院內感染源,保證患者、醫務人員安全。
【關鍵詞】救護車;消毒;管理
【中圖分類號】R1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救護車是院前急救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轉運危重患者的主要交通工具。院前救護車每天往返醫院與現場,將各種各樣的患者送到醫院救治,為搶救患者生命安全保駕護航。但是因運送患者數量較多,再加上疾病類型不同,在救護車上更會展開一系列急救措施,導致救護車受污染嚴重[1]。因救護車工作量比較大,致使救護車消毒管理工作不到位,成為了醫院控制院內感染盲區。此次研究主要分析院前救護車的消毒管理措施采取的必要性和意義,報告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試驗期間: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中心有198輛院前救護車,車內配備有吸痰器等儀器。
1.2 方法
自2019年4月,我中心進一步落實對院前救護車的消毒管理措施:①加強對院前救護車的管理與監督,車內空間狹小,合理劃分區域,駕駛室為清潔區,車廂前半部分為半清潔區,放置急救所需藥品、器械等,而后半部則為污染區,放置擔架等,車廂內配備醫務人員專座。②每次在急救或運送患者之后使用“84”消毒液對車內地面、座椅等進行徹底消毒,所使用“84”消毒液應每升中包含有效氯,消毒完成后向車內進行噴霧,同時開窗通風,使用紫外線照射。按照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順序進行消毒,駕駛室消毒時按照車內外拉手、方向盤、座椅靠背、駕駛室空氣、駕駛室地面順序消毒,后備箱消毒時順序為車內外拉手、車門處地面、車廂內空氣、物品表面、擔架、座椅靠背、門窗、地面。③加強對救護車內物品的消毒,尤其是壓舌板,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75%乙醇擦拭血壓計、聽診器與手電筒,使用75%乙醇浸泡體溫表,半小時后取出自然晾干,開口器等物品使用流動水吸凈,使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液浸泡氧氣濕化瓶,半小時后取出自然晾干。④加強對加護車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定期采樣培養,一旦出現不合格情況應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徹底消毒。⑤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處理醫療垃圾,對傳染源進行徹底消毒,將一次性醫療用品、處置患者后的醫療垃圾等分類放好,并集中處理,針對銳器等特殊醫療垃圾做好標記。⑥做好救護車駕駛員、擔架工等培訓工作,提高其院內感染預防意識,使其掌握消毒方法,并做到及時消毒。⑦救護車內放置快速手消毒液、手套、隔離衣等防護用品,在轉送患者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戴好口罩等,針對特殊感染患者應做好有效防護,避免交叉感染發生。⑧救護車在使用后需要對其污染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進行針對性、徹底消毒,建立完善救護車消毒登記管理制度,并徹底落實到實處,由急救業務科護理人員每天定時檢查救護車消毒狀況,并及時發現不足,及時改正。
1.3 觀察指標
比較消毒前后院前救護車內氧氣瓶、除顫監護儀、擔架、吸痰器、車內空氣菌落水平。
1.4 統計學應用
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納入到SPSS19.0軟件中,各數據對比時采用t檢驗,當結果P<0.05時說明各項數據差異顯著。
2 結果
與消毒前比較,消毒后救護車內氧氣瓶、除顫監護儀、擔架、吸痰器、車內空氣菌落水平明顯降低,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3 討論
院前救護車與院內感染因素:①針對一些嚴重患者來說會流出大量血液,而轉院患者身上會有各種引流管,血液、引流液、嘔吐物等異物均會殘留在救護車內,時間就是生命,在救治過程中根本無暇顧及這些異物,導致長時間殘留在密不透風的車體內,為細菌滋生提供了便利[2];②一些患者所患疾病具有傳染性,嘔吐物等異物中含有大量細菌,車內不僅密閉,且溫度較高,適合細菌生長繁殖;③有的患者為多重耐藥菌或患傳染疾病,接觸車內儀器物品等表面時,會殘留一定細菌;④院前救護車沒有固定消毒設施、駕駛員缺乏個人防護意識與院內感染預防意識,增加了感染幾率;⑤隨車醫務人員缺乏消毒意識,看重救治結果,沒有做好安全防護;⑥接診病種較多,救護車頻繁交叉使用,而患者抵抗能力比較差,意識又不清楚,血液、分泌物等會污染車內環境,擔架等物品成為了細菌載體,通過接觸引發醫院感染。
在院前急救中,救護車發揮重大意義,通常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若沒有消毒就繼續接診其它患者,會導致其它接診患者受到交叉感染,此外救護車上的醫務人員也面臨著被感染風險。院前救護車安全消毒管理與預防醫院感染有著密切關聯,做好院前救護車消毒工作可有效從源頭上切斷感染源。院前救護車每天在醫院與現場穿梭,較為忙碌,再加上院內沒有過多重視救護車消毒工作,導致救護車不能及時消毒,甚至多次使用后才進行一次消毒。在本次研究中,在沒有進行消毒前,救護車內菌落水平較高,甚至有超標現象,對患者、醫務人員均具有潛在危險。因院前救護車具有自身特殊性,想要保證消毒質量具有一定難度,可以先使用衛生濕巾擦拭物體表面、勤開窗通風、含氯消毒液消毒地面等,做一些簡單消毒處理,在交接班前后進行徹底消毒。
總而言之,院前救護車極易受細菌污染,應做好有效消毒管理,從源頭上切斷院內感染源,保證患者、醫務人員安全。
參考文獻
葉繼,李明華,許萍,等.院前救護車微生物污染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6):170-172,177.
徐莉華,陳亮.試述救護車消毒和滅菌管理難點及其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