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任朋武


【摘 要】目的:研究中醫療法聯合骨折手術治療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患者。給對照組使用骨折手術治療,給觀察組采取中醫療法中藥治療聯合骨折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肢體腫脹消失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肢體腫脹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概率為8.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四肢骨折患者施以中醫中藥治療聯合骨折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縮短肢體腫脹消失時間,并降低并發癥概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醫療法;中藥;骨折手術;四肢骨折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四肢骨折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骨折疾病,臨床上治療四肢骨折患者多采用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方法,手術后容易發生并發癥,阻礙患者康復[1]。在骨折手術的基礎上,嘗試給予中醫中藥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還能縮短腫脹消失時間,降低并發癥概率,促使患者身體快速康復?;诖耍疚奶匮芯克闹钦刍颊邞弥嗅t療法聯合骨折手術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50例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當成本次研究的樣本,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在20~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32±6.85)歲。觀察組中,男性13例,女性12,年齡在21~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47±6.73)歲。兩組以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四肢骨折者;②患者和家屬皆同意參與研究,并簽名相關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②排除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骨折手術治療方法。假如病患為脛骨近段1/3或者中段1/3骨折,可以使用髓內釘固定術。如若病患尺橈骨骨折,可使用鋼板內固定術。如若病患脛骨平臺、脛腓骨遠端1/3骨折,可使用解剖鋼板內固定術。手術以后,患者均施以抗生素服用,以預防感染。
研究組:參考對照組,研究組聯合手術和中醫中藥治療,內容包括:①早期(術后3天至3周)治療為患者消腫,驅散淤處,使用的湯藥為補陽還五湯,藥方為10克酒軍、10克地龍、10克桃紅,15克赤芍、15克當歸、15克川芎,30克黃芪。如果是上肢骨折患者,方中可加12g桑枝和羌活,如果是下肢骨折患者,方中可加15g牛膝和獨活。②中期(術后3周至8周)治療原則為強筋接骨,使用的湯藥為新傷續斷湯,藥方為3克乳沒,6克丹參各、6克地鱉蟲,10克蘇木、10克續斷、10克白術各,12克當歸尾、12克骨碎補、12克桑枝、12克自然銅。③后期(術后8周以后或12周以后)治療原則為健骨強筋,使用湯藥為八珍湯,藥方為10克炙甘草,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的川芎、當歸、赤芍、黨參、川斷、骨碎補、熟地各,20克生芪。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其中,顯效是患者癥狀消除,軟組功能恢復如常;有效是患者癥狀有所和緩,軟組織功能有所改善;無效為患者癥狀毫無變化甚至癥狀加重。
②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肌肉萎縮、骨折不愈合、感染。
③觀察兩組患者的肢體腫脹消失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以SPSS20.0來處理數據,()代表計量資料,t來檢驗;(%)代表計數資料,X2來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96.0%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76.0%治療總有效率,P<0.05,如下表1所示.
2.3 比較兩組患者肢體腫脹消失時間
觀察組的肢體腫脹消失時間為(6.32±0.47)d,對照組的肢體腫脹消失時間為(12.17±2.53)d,觀察組的肢體腫脹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t=13.275)。
3 討論
臨床上,四肢骨折患者需要接受長期患肢制動和固定,其主要采取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雖然效果顯著,但會一定程度上再次損傷患者軟組織,并誘發肌肉萎縮、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手術后的切口愈合康復[2]。中藥學來看,骨折過了一段時間難以愈合,究其原因是氣滯血瘀、血循環不暢通,淤血未消散,妨礙新血生成所致。由此,應當兼修內外,從根本入手,以祛瘀散結、強筋健骨為治療原則。本研究的治療原則為以健骨強筋的湯藥來給患者服用,以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感受,經精神系統,生成新反射,減輕局部組織緊張力,從而緩解病患韌帶、皮膚、肌肉等的強直問題,靈活肢體,提升臨床治療有效率[3-4]。
從中醫現代藥理來看,對早期患者,使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有其作用所在,藥方中的黃芪可以抗菌和強化患者免疫功能;酒軍可發揮瀉火清熱之效,地龍具有通絡清熱效果;川芎能為患者活血和補血;桃紅可以幫助患者化瘀和止痛;當歸也有著補血的作用。以上幾味藥結合作用,能夠實現化瘀活血的目的。對中期患者,使用新傷續斷湯,里面的丹參能有助于活血調經;桑枝可以為患者利關節和祛風濕;蘇木有助于止痛,幫助淤血消散;地鱉蟲能夠通絡,祛除淤血,消腫;白術擁有極佳的益氣健脾之效;骨碎補可用來為患者強骨、補腎以及活通經絡;當歸的補血活血效果好;自然銅一般用來祛瘀止痛以及接骨療傷;斷續有很好的強筋骨效果,以上諸藥合用,在中期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康復。后期治療八珍湯中,茯苓有滲濕、利水之效;川芎有活血、補血之功用;生芪有利尿的效果,并能強化免疫力;白芍利水;斷續可強筋健骨,調和患者血脈;黨參常用于化氣補中;當歸、骨碎補以及赤芍的效用參考上面所敘,這些藥物結合,能夠實現健骨強筋的目的,使患者更快恢復[5]。通過聯合以上中醫中藥療法和骨折手術來治療四肢骨折患者,能顯著提升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病患骨折處恢復。
研究結論顯示,觀察組的96.0%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76.0%治療總有效率;就腫脹消失時間,觀察組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概率8.0%顯著低于對照組24.0%,以上差異均顯著(P<0.05)。該結果和董茂宗[6]的研究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對四肢骨折患者施以中醫療法聯合骨折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縮短患者肢體腫脹消失時間,并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廖克仁.手術聯合中藥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01):309-310.
謝琴,胡雨珠.中醫特色方法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8,24(32):154-156.
耿偉.手術聯合中藥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1):130-131.
徐德利,林浩.中西醫結合治療四肢骨折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30(08):1132-1134.
崔吉業.手術+中藥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效果評價[J].智慧健康,2019,5(18):102-103.
董茂宗.中醫療法聯合骨折手術治療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