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蓓蓓 陸世穎 黃玲 李海蘭
【摘 要】目的:應用循證護理探討糖尿病腎病(DN)患者血透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防控策略。方法:選擇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DN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計12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接受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照組只接受常規基礎護理,均為期2個月。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導管相關局部感染和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發生率。結果:導管相關局部感染發生率觀察組為12.12%,對照組為49.15%,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CRBSI發生率觀察組為4.54%,對照組為16.94%,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循證護理,改進了護理方法,有效地預防了糖尿病腎病患者血透留置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循證護理;糖尿病腎病;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占腎衰竭的36.36%,是血液透析治療的重要病種[1]。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管條件差,常常無法建立動靜脈內瘺或反復建立失敗,只能行中心靜脈留置透析導管維持血液透析治療,且患者機體長期處于微炎癥狀態與氧化應激反應,易誘發多種透析相關并發癥,其中最常見的是導管相關性感染[2]。我們運用循證護理得出適合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導管感染防控的理論依據,使護理更有針對性。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篩選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DN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計125例。納入標準:均符合DN尿毒癥期診斷標準且每周3次透析治療,每次4小時,且已經規律透析達6個月以上。排除標準:不配合護理者;外院插管轉來我院透析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納入66例,對照組納入59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循證實踐 包括4個連續的過程:
2.1 提出循證問題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血透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防控過程中,如何護理才更有效?
2.2循證支持以關鍵詞“糖尿病腎病、血透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diabetic nephropathy 、central vascular catheter for hemodialysis”檢索相關護理研究證據,納入文獻共10篇,再進行匯總,制定最佳方案。
2.3證據內容
2.3.1 診斷標準 :(一)導管出口皮膚局部感染:導管口周圍皮膚紅、腫、熱、痛,并有膿性分泌物溢出。(二)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腫脹,出口處可見膿性分泌物。(三)相關血流感染(CRBSI):根據疾病控制中心及美國感染病協會通過的《血管內導管發生相關感染防治指南》中規定的標準進行判定[3]。
2.3.2導管感染的相關因素 有研究[4]結果表明住院時間≥60d、透析程度不充分、股靜脈置管、置管時間≥90d、白蛋白<35g/L、血紅蛋白<60g/L、白細胞計數<4×109/L是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并發感染影響因素。
2.3.3導管的維護:嚴格執行手衛生和操作規范,完成導管目標性監測指標。采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溶液進行消毒,消毒范圍應超過敷料大小,直徑≥8cm,存在潛在感染危險者,置管口及周圍皮膚可涂上莫匹羅星軟膏來防范細菌的定植。感染病人離院后要對其接觸過的治療環境進行嚴格紫外線消毒,地面及物體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2.3.4 敷料的選擇:按照2014年我國《靜脈輸液治療護理操作技術規范》要求,紗布敷料或紗布+透明敷料要每48 h更換。糖尿病患者皮膚的抵抗力低,導管口護理最好使用高通透貼膜。高通透貼膜每月僅更換4~6次,更具護理經濟學價值[5]。感染嚴重者使用藻酸鹽銀敷料進行換藥。
2.3.5 相關治療:對原發病進行積極治療,攝取優質蛋白來提高病人的營養供應,嚴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
3 結果
導管相關局部感染發生率觀察組為12.12%,對照組為49.1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CRBSI發生率觀察組為4.54%,對照組為16.94%,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4 討論
通過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留置中心靜脈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我們認為: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透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過醫護患共同參與來實現感染的預防。
參考文獻
馬少姜.循證護理對糖尿病腎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醫學雜志,2015,30(2):220-222.
馬玲,云鵬.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療法改善糖尿病腎病透析者微炎癥狀態的作用[J].重慶醫學,2017,46(6):767.
孫晉潔,孫永強.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國內外預防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5.22(10):26-30.
章茵.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并發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16):2486-2489.
劉甜,王雪芬.兩種貼膜對PICC置管病人局部皮膚過敏影響的Meta分析[J].循證護理,2017,3(04):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