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明 程林
【摘 要】目的:探討門診手術室標本規范化管理的運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門診手術病理標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規范管理措施,包括:規范填寫標本信息;選用合適標本杯;標本留取送檢規范化;優化冰凍標本送檢流程。比較規范管理前后手術標本送檢質量。結果:門診手術標本規范管理后,標本缺陷的發生率從管理前8.42%(53/665)下降至1.17%(8/680)。結論:規范的手術標本管理方法,保證門診手術標本病理診斷的及時性、準確性,為病人的后續治療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關鍵詞】門診手術室;手術標本;標本缺陷;規范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病理標本是判斷患者疾病結果的重要依據,也是疾病預后結果判斷的金標準之一【1】,手術室病理標本具有取材特殊及唯一性的特點,直接影響著手術室醫生對病人疾病狀態判斷的準確性。由于門診手術時間短、工作節奏快且手術種類多,病理標本的管理有較多隱患,我科針對標本管理中問題進行規范管理,效果明顯,現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院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門診年手術量5000余臺,送檢標本日平均約6-10個,包括普通病理標本、冰凍病理標本、細胞病理標本。標本送檢流程:(1)普通標本:術后手術護士將手術標本送標本存放間,固定登記并存放于標本箱內,定人定時送檢,送檢前專職護工與手術護士核查簽字送病理科,護工與病理科接收人員清點交接簽字。(2)冰凍標本:術前手術醫生與病理科預約,標本離體后,手術護士與醫生核查,再交給護工核對,立即送病理科與病理科接收人員清點交接;細胞學標本立即送檢。
2 門診手術標本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病理檢查單由手術醫生手工填寫,易發生字跡潦草不清、不完整或有漏項。(2)標本丟失或多個標本混淆。(3)標本容器選用不合適,固定液過多或過少。(4)術中的穿刺液、體液需做細胞學檢查項目,因送檢的時間、固定方法及送檢的檢驗科室不同,容易和普通標本混淆,易造成標本遺漏,延誤診斷。(5)冰凍標本病理結果,采用電話報告方式存在誤傳誤聽的隱患;普通標本病理的圖文報告結果,病人未及時或忘記拿取。
3 實施標準化門診手術病理標本管理流程
3.1 規范書寫流程病理申請單信息統一電腦打印,標本袋上標簽用不易褪色的標記筆書寫,確保手術標本與標本袋、病理申請單、標本送檢登記本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辨、完整一致。病理申請單增設“溫馨提示”欄,提示醫生填寫護士核查的注意事項及固定要求,并注明退回、拒收申請單和標本的項目內容,如申請單漏填重要項目、內容與標本不符等,運用目視法達到提醒、警示作用。
3.2 規范標本的留取流程手術標本離體后由醫生統一放置于手術臺右上角,鉗夾固定,不能紗布敷料遮蓋,微小標本放縫線板上,術畢護士及時固定;一個手術有多個標本時,每切取一個及時固定,防序位出錯致標本混淆。
3.3 規范體液、穿刺液的送檢手術中留取的各種體液、穿刺液作細胞學檢查的標本,手術醫生采集后迅速地注入無菌玻璃試管內,再用無菌塞塞緊試管口,交于送檢人員并在病理送檢登記本上簽名,確認名稱和數量,立即送往病理檢驗科與收檢人員交接簽收。
3.4 標本容器的選擇選用不同規格滅菌標本杯,為可見度清晰的塑料材質,有容量刻度,瓶口能旋緊。固定標本時根據標本大小倒取適量10%的福爾馬固定液,一般為標本體積的5倍[2];固定微小標本時,在標本杯內先盛固定液再放標本組織,易于小標本放入瓶內,避免附著瓶壁引起標本干涸,防止微小標遺失。
3.5 優化冰凍標本送檢流程:快速冰凍標本結果直接關系下一步的手術方式及后續治療,我科將快速冰凍報告作為“危急值”管理,由專本登記、專人送檢,病理科以電子郵件方式,通過網絡將檢查結果快速傳送至門診手術室,由手術室打印出病理診斷多媒體圖文報告單,該臺手術醫生、手術護士確認簽字,以明確責任及備查。
3.6 手術標本的知情告知:手術留取的標本在固定送檢前,讓病人或家屬查看核實,交代拿取病理報告的具體時間;如果病人忘記拿取,我們采用電話聯系,讓病人及時知曉結果;病理結果為惡性的,要第一時間通知手術醫生和病人,以便下一步的診治;不需送檢的非病理組織,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后,在專用的登記本上簽字,同時手術醫生簽字確認。
4 結果
2019年規范管理門診手術病理標本前后各手術標本質量比較,見表1
5 體會
手術病理標本對患者的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后有重要意義,標本丟失或保存失誤意味著無法確定疾病性質【3】。規范化管理注重細節和流程,強化環節質量管理;我科結合門診手術時間短、手術換臺快、手術種類多的快節奏工作特點,針對容易發生標本送檢問題的高危環節,從標本容器選擇,手術臺上標本定點放置及時固定,手術醫生、手術護士、送檢護工、病理科接受人員的查對交接等環節入手,規范手術標本留取、固定、登記及交接流程,2019年門診手術標本缺陷的發生率從管理前8.42%(53/665)下降至1.17%(8/680),確保手術標本的管理質量,杜絕了手術標本的丟失和遺漏等差錯事故的發生。
參考資料
廖松林,溫祥云.病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5:2
中華醫學會.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病理學分冊[M],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3
龔啟慧.手術病理標本管理方法探[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