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至錦

【摘 要】現如今,由于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械設備也被應用到醫療行業中,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醫療行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這就說明,我國的醫療技術正朝向更加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雖然醫療機械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也增加了醫療設備維修的難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新模式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醫療設備;維修;新模式;研究;
Abstract: Nowadays,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med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re also applied to the medical industry, thereby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In this case, this shows that Chinas medical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in a more standardized direction. However, although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ypes of med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new mode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new model;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R197.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前言:隨著現代化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引入更加先進的醫療設備,這些醫療設備雖然非常先進,但是若想使這些醫療設備可以正常運行并將其自身具有的性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就需要做好醫療設備的維修與養護工作,建立完善的維修與管理模式,這也成為醫療行業發展的關鍵內容。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創新醫療設備維修模式,才可以更好的發揮出醫療設備的性能,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促進醫療行業的長遠發展。
一 醫療設備維修的特點
具體來說,醫療設備主要具有以下幾種特點,見表1.
二 醫療設備維修現狀分析
一般情況下,醫院在對本院內的醫療設備進行維修時,通常采用三種維修方法,分別為:根據醫療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維修、醫療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進行維修以及當醫療設備發生故障后進行維修,大多數醫院在維修醫療設備時,都會采用上述三種維修方法,并形成了固有的醫療設備維修模式。
現如今,很多醫院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時,模式都比較單一化,對一些大型的醫療設備進行維修時,比如CT、直線加速器、MRI以及PET等,基本上都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維修。同時對一些病房醫療設備、手術醫療設備等,均需要經過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維修與管理。這種維修管理方式可以幫助維修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提高維修工作效率[1],但是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醫療器械設備越來越先進,這種傳統的維修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醫療設備維修的要求,相關的維修工作人員缺少對先進醫療設備相關知識的掌握,無法盡快將醫療設備存在的故障與問題進行排除,從而降低了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的工作效率,甚至會對醫院的醫療水平造成影響。
三 醫療設備維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療設備壟斷
對于醫療設備來說,因為其所設計的專業程度非常高,這也就說明,醫療設備產品的技術含量比重非常大,很多高端的醫療設備需要在特定的廠家生產,而高端的醫療設備生產廠家比較少,導致整個醫療行業的醫療設備門檻非常高。但是這其中也依然存在比較多的下游廠家,因為整個市場結構的影響[2],下游廠家的數量比較多,在這些下游廠家中,不僅用戶數量比較多,而且非常分散,這樣一來,就是整個市場形成了一種壟斷的現象。與此同時,在服務市場中,技術壟斷的情況更加明顯,在一些醫療設備的售后服務中,很多設備的配件只有原生產廠家有,而一部分生產廠家更是將醫療設備的售后進行了市場壟斷,如果醫療設備發生問題,通常采用更換備件的方法進行維修,從而導致備件的價格非常昂貴,而且用戶在與廠家商議價格時,上下浮動也比較小,增加了醫療設備維修的成本費用。
(二)工作效率低下
維修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會直接影響到醫療設備維修的效率,很多維修工作人員在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時,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甚至維修工作人員之間還會出現拉幫結派的情況,很少主動幫忙完成維修工作,部分維修工作人員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直接聯系設備生產廠家,但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足,無法準確的向廠家描述問題與故障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就會延長設備的維修時間,嚴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轉,最終直接對醫院的經濟收益造成影響。
(三)維修工作人員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維修工作人員在對設備維修時,通常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記錄,而隨著各種先進醫療設備的不斷出現[3],也提高了對維修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維修工作人員都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在發生問題時,維修工作人員無法對故障進行細致的分析,維修思路也不清晰,無法找到故障發生的原因,更加不能及時排除故障,只能對故障的發生進行簡單的記錄。同時,還有部分醫療設備生產廠家在對醫院內的維修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時,為了可以提高自身的利益以及考慮到行業的的壟斷性,只是對維修工作人員進行簡單化的培訓,導致維修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無法提高,最終影響到醫療設備維修的效果。
(四)醫療設備保養意識不足
因為觀念的影響,很多醫療維修工作人員缺乏醫療設備保養的意識,并且沒有制定完善的醫療設備保養措施。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設備維修工作人員都是在醫療設備發生故障后再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缺乏對醫療設備的保養,同時維修與保養操作也比較簡單,僅僅只是對醫療設備進行除塵、潤滑等簡單處理,工作態度不端正。對于醫療設備來說,因為無法得到有效的養護,而導致醫療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甚至還會引發醫療事故[4]。
四 醫療設備維修新模式分析
(一)分散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模式屬于醫院中常用的 一種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中,主要包括定期維修、事后維修以及狀態維修三種形式[5]。比如,在醫院的設備科中,其主要負責制冷、電梯以及病房設備等醫療儀器的維修與養護。對于CT、直線加速器以及數字減影X光機等,需要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維修與管理。對于這種設備維修與管理模式來說,其優點是專業對應、職責明確以及維修及時等,具有非常明顯的應用優勢。但是,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先進的醫療設備被應用到臨床工作中,如果在此背景下,依然采用分散管理模式,則會為醫療設備維修工作帶來很大的弊端與不良影響,比如,維修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與工作水平無法滿足新醫療設備的維修要求,無法按照實際要求對醫療設備進行保養,很多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策略依然 比較落后,缺乏前瞻性,因此,為了能夠達到新時期下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的目的,維修工作人員需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與工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與養護,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年限,確保醫療設備可以正常使用與運行。
(二)臨床醫學工程學科模式
對于臨床醫學工程學科模式來說,其主要的工作職責就是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與養護,使維修工作人員可以參與醫療設備的論證工作中,積極與設備生產常見進行技術溝通與協調,做好設備的驗收工作,確保醫療設備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現如今,已經有很多醫院開始采用這種設備管理模式開展工作,從而更好的適應新時代下醫院發展的需求[6]。具體來說,很多醫院已經成立了設備管理科,逐漸在臨床中滲透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并定期組織相關的醫務人員、維修工作人員等開展質量檢測、預防性維修以及科研教學等相關活動。但是該管理模式屬于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雛形,仍然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才能使該模式不斷發展與壯大。
(三)外包模式
對于外包模式來說,其主要就是由醫院作為委托方,委托專門的、具有資質的第三方維修公司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與養護,具體來說,該方式主要具有以下三種優勢。首先,這種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醫院內的醫療服務成本,并進一步降低醫院醫療設備的的維修成本。其次,采用外包模式可以提高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的專業能力,因為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都需要采用專門的工具進行養護與維修,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醫療設備的精確性,使其能夠穩定運行。最后,采用這種醫療設備維修與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與醫療服務水平。
(四)外包模式與臨床醫學工程學科模式的結合
對于醫療設備維修工作來說,其涉及到多個專業領域的知識,比如機械學、計算機技術、電子學技術以及生物學技術等,但是在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時,經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先進醫療設備的不斷引進、維修工作人員工作能力與工作素質的影響、個人工作能力有限等,從而降低了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工作的效果。因此,為了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工作[7],應將臨床醫學工程學科模式與外包模式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更加高效的醫療設備管理模式,使這也能夠優劣互補,從而進一步提高醫療設備維修與養護工作的效率,降低維修成本,提高醫療設備維修工作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能夠促進醫療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維修管理體系,提高醫療設備維修水平,確保醫療設備能夠得到正確的使用,從而有效的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切實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促進醫療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萬婷婷,趙巍.可靠性維修理論在醫用軟性內窺鏡維修中應用[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08):65-66.
高超,李想.基于核磁共振設備日常維修與維護的方法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11):150-151.
趙金早.CT設備故障系統化功能化維修措施淺談[J].中國設備工程,2020(07):70-71.
禹榮剛.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PDCA方法應用評價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06):54-55.
梁昊.醫療設備維修中預防性維修實施探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0(06):64-65.
張美婷.精細化理念在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的應用[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06):24-25.
馮美燕.醫療設備的維修保養及一般管理[J].醫療裝備,2020,33(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