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麗
【摘 要】現今,學者對血液凈化中穿刺點出血因素和預防等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處理穿刺點出血措施觀點還沒有統一?,F為了幫助護理人員更加規范、迅速處理穿刺點出血,本文將闡述血液凈化病人治療中穿刺點出血的護理研究進展,從引起因素、預防措施、處理措施等方面進行概括,以便給有關人士以借鑒。
【關鍵詞】血液凈化;穿刺點出血;護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R5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血液凈化是通過體外技術補充或者清除身體內某些物質的一個過程,適合于急性腎損傷、水電解質紊亂、中毒、終末期腎病等患者的治療。血液凈化需在機器設備、血管通路等必要條件下進行,其中血管通路的治療和治療效果息息相關,其常見的并發癥是穿刺點出血,為此,需做好此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以提升病人生存質量[1]。因為穿刺點出血會引起血栓,丟失體液,還會增加感染率,延長導管依賴等,進而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增加病人經濟負擔。故應正確處理出血,并對血管進行有效保護,以降低病人經濟負擔和生理痛苦。下文也將綜述穿刺點出血的引起因素和干預措施,為護理人員提供借鑒。
1 穿刺點出血的因素
1.1 患者因素:患者缺乏對內瘺的自護能力或者存在凝血障礙、高血壓等現象時會引起穿刺點出血,同時患者用力排便、咳嗽、穿刺側側臥等也會引起穿刺點出血。除此之外,內瘺血管狹窄或者形成假性動脈瘤等并發癥時,會讓近心端靜脈壓升高,阻礙靜脈回流,進而讓穿刺點出現滲血或者出血等現象。
1.2 治療因素:采取繩梯法穿刺時,若穿刺血管長度不足5厘米易引起區域穿刺,進而導致此部位血管壁變薄,增加穿刺點出血或者動脈瘤等風險。采取扣眼法穿刺時,要使用金屬針頭進行高角度穿刺,當透析脫水完成后,會降低機體容量,進而減少組織張力,導致穿刺點出血[2]。采取固定按壓法進行穿刺時,若穿刺點固定在肢體背側或者靠近關節,無意識牽拉損傷穿刺針眼、血管內皮或者讓止血材料出血移位時,會引起穿刺點出血。除此之外,按壓穿刺點時間過少,按壓力度不當等也會導致穿刺點出血。
1.3 疾病因素: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終末期出現血小板功能異常時會引起穿刺點出血。同時患者體內含有過多毒素時會對血管壁造成不良刺激,進而增加其血管脆性,也易引起穿刺點出血。
2 穿刺點出血的預防
2.1 識別穿刺點出血高危人群:盡早識別穿刺點出血高危人群,例如存在便秘、咳嗽、高血壓等癥狀的患者,以便采取針對性預防護理,例如給予健康宣教、調整體位、調整為無肝素治療或者更改藥物劑量、種類等。
2.2 采取相應措施提升新瘺成熟速度:動脈或者靜脈造瘺術后4周至6周是養成階段,在進行功能鍛煉的同時用紅外線治療儀促進內瘺成熟,進而維持血管內皮功能,并對血管起到擴張作用,以提升血流量,預防穿刺點出血。
2.3 降低血液回流阻力:血液凈化之前,護理人員應詳細評估病人的出血風險,警惕血栓、內瘺血管狹窄、假性動脈瘤等并發癥,若發現血液回流阻力變大,應及時進行處理,可使用溶栓藥物、擴張血管藥物或者外科手術方式進行處理,以減小穿刺點出血風險。
2.4 正確穿刺:①穿刺方式:將扣眼鈍針法和繩梯法相結合進行穿刺,即雙扣眼鈍針穿刺法,以降低假隧道形成和扣眼鈍針法所引起的并發癥。②穿刺材料:據文獻指出,金屬針頭穿刺針會增加并發癥的風險[3]。為此,穿刺材料應選擇塑料針,不僅能預防并發癥,還能降低醫療成本。③穿刺手法:高血流速度和高角度穿刺會增加血管吻合口的損傷程度。為此,應采取低針角低血流速度進行穿刺,以預防穿刺點出血。④穿刺位置:穿刺點不可設置在關節附近或者肢體背側,以避免穿刺點意外出血。
3 穿刺點止血護理
臨床上常使用拉緊式止血法、改良輸液貼止血法、明膠海綿止血法等,其中拉緊式止血法是利用苯扎氯銨貼進行止血的,其具有強大的彈力,拉緊穿刺部位皮膚后會減少接觸面積,進而增加局部壓強,讓穿刺針頭和血管、皮膚等緊密貼合,會持續加壓出血點,阻礙血液流出,讓其凝固成為血塊,最終達到穿刺點止血的效果。而改良輸液貼止血法是利用1毫米厚的敷墊進行止血的,其敷墊能將皮膚和針梗的縫隙封堵上,進而起到止血的目的。此止血方式不會影響到血流量,也不會出現針眼擴大和疼痛等缺點[4]。明膠海綿止血法是利用膠原蛋白制品進行止血的,其孔比較大,具有較強的吸收力,且此制品還不溶于水,當微孔內進入血液時,會促使血小板破裂將凝血因子釋放出來,繼而促使血液凝固,還會產生一定的支架作用,讓形成的血塊將穿刺點出血口堵塞住。但此止血方式存在缺點,止血時間比較久,會增加細菌侵襲風險,且還會引起愈合不良現象。除上述這幾種止血方式外,還有微孔多糖止血球止血法、藻酸鈣止血敷料止血(多用于存在出血傾向的病人中)、繩線結扎法、指壓力止血法、繩線結扎法結合云南白藥法或者凝血酶凍干粉法、彈力繃帶加壓法結合無菌紗布法等,這些措施都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4 小結
引起血液凈化病人穿刺點出血的因素不同,所使用的止血方式也各異。為此,在血液凈化之前,應詳細評估每位患者的出血風險,以預防穿刺點出血。對于穿刺點已經發生出血的患者,要查出出血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止血,避免盲目止血消耗醫療資源及浪費操作時間,且止血效果不佳時還易引起血液丟失,加重病人的貧血現象。
參考文獻
饒幼琴,黎淑珍,石麗文,等.3M加壓固定膠布配合預見性護理降低血液透析直接動脈穿刺點出血風險的價值觀察[J].現代醫院,2018,18(7):1079-1081.
李萍,柴冬雪,張玉靜,等.鈍針扣眼交替穿刺法對于自體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8,17(5):352-355.
魏巧蘭,邱靜,欒云,等.中藥貼敷配合溫和灸促進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8,33(3):54-56.
張小蓉,姜建渝,王玲.自制止血棒壓迫止血在血液凈化患兒臨時血路拔管后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12(4):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