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昳軍
蔡甸區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推進“紅色三鄉”工程建設,天星村引進的武漢花博匯項目作為湖北省“三鄉工程”樣板,走出了一條區街聯動、村企聯建、黨群聯心“三聯式”黨建引領農旅創新發展之路。
集聚區街聯動合力。蔡甸區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明確了《關于將武漢花博匯作為全區重大旅游項目建設推進蔡甸旅游業發展的建議》,解決公交線路、停車場和配套建設用地不足等問題。大集街黨工委采取“土地流轉+房屋租賃+村灣改造”相結合的方式,將農用地流轉給企業、閑置房租賃給企業。企業對房屋進行立體式、全方位改造,使閑置農房功能符合市場需求,既有效解決了企業用地問題,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同時增加了村集體資產收益。
增強村企聯建動力。為解決好農民搬遷后的發展問題,村、企黨組織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采取“企業+合作社+村民”模式,村集體與企業簽訂土地流轉和勞務輸出協議,將資源變資產、人力變財力,真正實現了村集體、農戶和企業利益三方共贏。二期項目開發的“共享農莊”,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土地經營權人,既盤活了村集體和農民手中資源,又有效激發了農民自主、自愿參與建設的熱情,增加了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激發黨群聯心活力。面對項目建設初期土地流轉、房屋置換等工作阻力,天星村村干部和黨員帶頭,不僅做好流轉政策的宣傳員,還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做好示范員,帶頭簽字流轉土地、置換房屋,切實助力土地流轉工作順利開展。在黨員的帶動下,一期項目用地、村集體和農民閑置房迅速完成了流轉。(作者系武漢市蔡甸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