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卿
“這面粉怎么是黑的、紫的,還有紅色、藍色的呢?”9月22日,運城河津市“魚躍龍門·華耀河津”農民豐收節開幕,11家農業龍頭企業舉辦的農產品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人。在通和食品有限公司展出的功能石磨全麥面粉前,圍觀群眾不時發出驚奇的叫聲。
當日,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在山西運城開幕,各地璀璨耀眼的豐收美景吸引了眾多百姓,豐富多彩的特色農產品更叫人驚嘆不已。
“這是彩色小麥面粉,山西農大棉花所研究的功能小麥新品種。”通和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熱情地給大伙介紹道,“彩色小麥有養生功能……”
小麥也能五顏六色?記者禁不住想一探究竟——
小麥是農作物之首、食品之王。經5000多年種植演化,小麥逐漸變成今天“卡其色外表、白色麥仁”的單一樣子。“色彩多樣的小麥是我們課題組研究人員奮斗了三十年的成果,是雜交的特色優質小麥新品種。”一提起彩色小麥,宋昱立刻興奮不已。
宋昱是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員、特色優質小麥課題組現在的負責人。她介紹說,三十年前,所里小麥專家在選育中偶然發現幾株帶顏色小麥,研究人員就好奇地對其進行研究,結論是麥粒顏色由天然色素導致,且所含微量元素遠高于普通小麥。這讓他們對“彩色小麥”產生濃厚興趣,希望通過人工培育,讓人們吃到更有營養價值的有色小麥。1989年所里正式成立特色優質小麥課題組,開啟彩色小麥課題研究。
“通過小麥遠緣雜交,課題組先后選育出5個品種,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在我省南部中熟冬麥區推廣種植。其中3個新品種分別是紫黑色麥粒的運黑161、深藍色的運黑14207和白色的運糯32號,這兩年3個品種不僅在山西運城、臨汾、晉城等地種植推廣,而且還在陜西渭南等地得到推廣。”宋昱欣慰地說,“在運城種出五顏六色的小麥,不只是瞧著好看,重要的是這小麥抗病害能力強,產量已達到甚至超過普通小麥,而且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做出的食品口感更好。”
位于河津市柴家鎮山王村的通和食品有限公司,以農產品加工為依托,積極發展特色優質現代農業。“從2015年起,棉花所在我們公司農業標準化示范園設立2畝彩色小麥試驗區,試種運黑161、運黑14207和運糯32號,效果很好,畝產達到400多公斤。2018年以來,我們又承擔了運黑28、紫優5號、紫麥8555等7個新品種試驗任務。”該公司董事長王青枝歷數家珍,“從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綜合農藝性狀等方面對彩色小麥進行試驗鑒定,我是親歷者、見證者。”
歷時三十年研究,科研人員個個是出色“麥農”,播種、澆灌、除草、收麥,他們親力親為,樣樣拿手。“在我們示范園搞試驗,宋昱研究員他們每次一住就是半個月左右,整天待在試驗田,冬天觀察幼苗分蘗力、耐寒性;春天查看麥苗抗病性、抗倒伏性;夏天測試麥穗成熟性和產量結構……真像是撫養自己的孩子。”說起棉花研究所科研人員的付出,王青枝滔滔不絕。
運城是中華農耕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自古即為三晉糧倉,是全省最大小麥生產區。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視察山西時都指出,山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在于“特”和“優”。“我們采用‘課題組+合作社模式,推動彩色小麥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河津、芮成、夏縣、平陸等地扶貧村種植彩色小麥達到500余畝。”宋昱告訴記者,“一些農場主或合作社通過新媒體平臺銷售彩色小麥面粉、面條、麥仁等,都已增收致富。”
作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河津通和食品有限公司在承擔山西農大棉花所彩色小麥新品種試驗任務基礎上,積極發展彩色小麥種植產業,全力打好特色優勢牌。“2016年以來,我們種植功能黑小麥、糯小麥都在一二百畝,帶動山王、北張、莊頭等村200余戶村民種植3000多畝功能小麥。”王青枝信心滿滿地說,“在技術成熟基礎上,我們計劃推廣種植功能小麥1.5萬畝,采取‘公司+農戶形式,實行統一管理和收購,產供銷一條龍經營,帶動周邊農戶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收致富。”
運城市夏縣其毋村的良農益生家庭農場,專業種植丘陵優質旱作小麥,并進行小麥初加工經營,他們從2018年秋開始試種50畝彩色小麥,平均畝產460公斤,兩年下來收益喜人。“我們試種的主要是黑色小麥,產值很高,光小麥賣價每公斤就比普通小麥高出近4元,一畝地能達到至少3000元收益。”該農場場長黃孟高興地說。
“彩色小麥是一個功能性特色品種,它的富硒能力比普通小麥強,能很好改善人們健康狀況,會越來越得到民眾認可。無論是收購價格,還是深加工的食品價格,彩色小麥都比普通小麥要高不少,市場發展前景看好。”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栽培研究室崗位科學家、山西功能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高志強對記者說。
小麥自古就是滋養人類的重要糧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價值。《本草綱目》說“凡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谷之貴”。“彩色小麥新品種更提高了小麥營養價值。”宋昱對記者說,“走向小康生活,溫飽問題沒有了,人們更重視養生與健康。彩色小麥優勢就在于養生價值高。”
宋昱進一步介紹說,彩色小麥是采用一代種植、二代分離、后代選育這種“三結合”突變育種法培育的雜交純天然優質品種,和轉基因沒有任何關系,選出一個新品種要用10年左右時間。“彩色小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人體必需的鋅、硒、鈣、鐵、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種皮上呈現出不同色彩,也是由于這種小麥所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緣故。”
記者了解到,彩色小麥不僅具有食用價值,是一種新型功能農作物,還能夠用于醫藥、美容等行業,尤其是種皮的天然色素是一種花色苷類物質,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改善心肌營養等重要功效。另外,胚芽中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它能起到抗衰老、減緩器官老化和色素沉著的作用,還可增強體力和耐力。
夏縣良農益生家庭農場試種兩年黑色小麥,加工成黑色全麥面粉投放市場后供不應求。“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能養生保健的糧食成了大家首選。彩色小麥養生功能高,再加上我們是純手工淘洗麥粒,用傳統工藝低溫制粉,使面粉回歸傳統,麥香醇厚,很受老百姓歡迎。”黃孟說。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功能性和保健型食品要求越來越迫切,彩色小麥成果的研究對大眾需求非常好。”山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胡紅娟說,“開發新型彩色小麥食品前景廣闊,要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還需要深入開展食品加工技術研究,不斷加強彩色小麥科普工作,接受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