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站在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鎮東祁家山村村口,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在面前展開——林木繁茂,溪水蜿蜒,滿目綠意蔥蘢;嶄新的民房,錯落分布,別致而潔凈。村民說,從前村里人煙稀少,現在有了游客,周末和節假日分外熱鬧。
東祁家山村呈現這般美麗圖景,其實是近些年的事兒。曾經的東祁家山村,窯洞院落破爛不堪,耕地少、產業弱。雖是山水秀麗,卻因村容差,基本無人問津。村民說,那時家家垃圾隨意堆放,屋前屋后又臟又亂,每到夏天,異味撲鼻,難以忍受。風景獨特的小山村發展滯后,漸成“空心村”。
近年來,東祁家山在村“兩委”成員和全體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與時俱進,率先發展,集中治理農村垃圾、污水,并進行農房改造、植樹造綠、修建公路。東祁家山本就具備生態優勢,如今在環境規劃時立足長遠,把村莊建設、土地利用與環境保護、全域旅游等內容結合起來,實行統籌布局。特別是在農房改造上,原先30余處破爛不堪的窯洞,本來需全部拆除,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精心改造成20余處民宿,既節省成本又留住鄉土風貌和文化氣息。如此一來,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為發展鄉村旅游留下了古樸自然的底蘊,村美民富的美好愿望逐漸成為現實。村莊東南有座古廟,名曰“蓮花寺”,距今有200多年歷史。曾經的蓮花寺僅有幾間殘垣破壁的窯洞,經過翻修,現在已是周邊別具一格的窯洞寺廟古建筑。
胡巖泉,清泉晝夜淙淙,水質佳、流量大,泉水更是甘甜、爽口;曾經知青住過的500平方米窯洞舊居,保存完好;紅土灣自然村保留有6處院落,是解放前中共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場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林山、劉二成及本村地下黨員任清亮、任慶發為代表的人物曾經在此處開展革命活動,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全力擦亮紅色旅游金字招牌。
東祁家山以村集體經濟為主導的山西眾和鑫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五里溝農業生態休閑園”項目進行種植、養殖、生態旅游一條龍服務,培育經濟林采摘300余畝,溫室大棚采摘20余畝,溫室大棚5個;利用現狀路改造成約10公里左右的占道村健身步道……一個“文旅+康養”的原生態現代農業觀光新村已初具規模。不久的將來,東祁家山將建成集學校、村莊、養老中心、綠色種植大棚、生態養殖場、田園采摘、光伏發電、森林步道、精品鄉村民宿酒店及窯洞文化景點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外部帶動,更需要自身奮斗。只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謀發展,將藍圖一步一個腳印付諸實踐,就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致富路。東祁家山村的美麗鄉村及郝莊鎮特色小鎮的建設,讓滯后的鄉村重新煥發活力,真正地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讓更多返鄉創業者投入家鄉建設的浪潮中,在家門口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