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笑, 馬渤鍵, 陳正運
(東莞市黃江醫院 重癥醫學科, 廣東 東莞 523750)
重癥肺炎是肺部感染疾病中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 該病病情進展迅速, 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感染蔓延, 疾病惡化, 患者常出現呼吸衰竭、 感染性休克等并發癥, 嚴重威脅其生命健康[1]。 臨床上傳統的治療方案著重于抗感染、 化痰、 吸痰等, 因常規吸痰不徹底、 痰液引流不暢、 抗生素耐藥等諸多問題, 治療效果往往不甚理想[2]。 近年來,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纖維支氣管鏡在肺部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可快速清除患者氣道內的分泌物, 促進肺部復張[3]。 基于此, 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 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多參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 2015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肺炎患者70 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 例。 觀察組中男 19 例, 女 16 例, 年齡 39 ~ 78 歲, 平均年齡 (55.38 ±4.61) 歲; 對照組中男 20 例, 女 15 例, 年齡 40 ~ 80 歲, 平均年齡 (56.69 ± 5.23) 歲。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重癥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 ②入院時表現為咳嗽、 發熱、 呼吸困難、 痰量較多等癥狀, 肺部啰音明顯; ③符合纖維支氣管手術鏡檢指征; ④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 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④合并嚴重心律失常、 不穩定型心絞痛或主動脈瘤有破裂危險者; ⑤有纖維支氣管鏡禁忌證者或對纖維支氣管鏡抗拒不耐受者; 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治療, 包括抗感染、吸氧、 化痰、 平喘、 營養支持、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維持酸堿平衡等。 在此基礎上, 觀察組患者給予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 具體如下: 術前 6 h 禁食禁水, 患者取仰臥位, 采用2%利多卡因進行鼻腔及口咽部黏膜麻醉, 對患者的心率、 血氧飽和度 (SaO2) 等進行全程監測。 將纖維支氣管鏡 (Olympus生產, 型號BF-P30) 經鼻或人工氣道深入病灶處, 觀察病變部位并吸出分泌物, 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 并用37 ℃的無菌生理鹽水灌洗病變肺段, 通過負壓吸引裝置回收灌洗液,重復4 ~5 次, 直至灌洗液清澈為止, 完成后將纖維支氣管鏡拔出。 治療過程中若患者的心率超過140 次/min 或者SaO2低于80%, 立即停止手術操作并及時補充氧氣, 待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平穩后再進行治療。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血氣指標 [動脈血氧分壓 (PaO2)、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 及血氧飽和度 (SaO2)] 及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4]如下: 顯效: 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痰培養結果為陰性, 影像檢查結果提示病灶基本被吸收; 有效: 臨床癥狀有所好轉, 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 影像檢查結果提示部分病灶被吸收; 無效: 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 各項實驗室檢查指標無改善。 總有效率 =顯效率 + 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x ± s 表示并進行 t 檢驗, 計數資料以百分率 (%) 表示并進行 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的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比較()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d)觀察組 35 17.35±4.15 17.75±2.41 15.69±3.37對照組 35 19.92±3.86 23.19±3.08 18.72±3.65 t 2.683 8.229 3.608 P 0.009 0.000 0.001組別 n 住院時間(d)咳嗽持續時間(h)
2.2 血氣指標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 PaO2、 SaO2、 PaC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 PaO2、SaO2、 PaCO2均有改善, 且觀察組的 PaO2及 SaO2顯著高于對照組, PaCO2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比較 ()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35)對照組(n=35) t P PaO2 (mmHg) 治療前 63.46±3.37 62.53±3.54 1.126 0.264治療后 82.49±4.35 74.56±3.92 8.012 0.000 PaCO2 (mmHg) 治療前 56.88±3.46 57.37±4.08 0.542 0.590治療后 39.51±2.49 43.02±3.36 4.965 0.000 SaO2 (%) 治療前 73.32±3.75 74.27±3.92 1.036 0.304治療后 87.64±4.14 78.53±3.83 9.556 0.000
2.3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77.14% (P <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重癥肺炎主要是由于炎性細胞損傷肺泡毛細血管內膜, 增加其通透性, 導致肺組織出現炎性滲出和充血水腫, 肺泡順應性降低, 正常的通氣/血流比例被改變; 加之患者的咳嗽反射能力減弱, 排痰無力, 痰液滯留, 氣道分泌物多, 造成氣道梗阻, 引發低氧血癥, 病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多臟器衰竭,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 因此, 快速清除氣道粘性分泌物、 恢復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臨床上治療重癥肺炎患者至關重要。
纖維支氣管鏡作為一種先進的內窺鏡檢測手段, 清晰度高, 安全可靠, 視野較廣, 可直視患者的病變部位, 在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中扮演重要角色[6]。 借助纖維支氣管鏡對肺泡進行反復灌洗, 可徹底地清除氣道內分泌物, 發揮較好的局部清洗效果, 解除支氣管阻塞, 消除黏膜水腫, 從而改善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 恢復血氣指標[7]。 在此過程中, 可以充分暴露病變的阻塞部位, 操作高效便捷, 不會破壞支氣管黏膜, 通過稀釋粘稠痰液, 可明顯提高痰液的清除率, 較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況, 同時破壞細菌的生長環境, 抑制細菌繁殖, 減輕炎性反應, 降低感染復發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 咳嗽持續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顯著縮短 (P <0.05), 表明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可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 快速改善臨床癥狀, 促進肺功能恢復, 縮短住院時間。 治療后,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的PaO2及SaO2顯著升高, PaCO2顯著降低 (P <0.05), 提示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可明顯提高氧分壓, 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癥, 恢復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77.14% (P <0.05), 表明與單純的常規治療相比,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更加符合重癥肺炎患者的康復需要, 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