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人人居家抗疫,即使外出,必戴口罩,相距一米。人與人之間拉開距離,是防疫抗疫的需要。就是說,隔離的是病毒,不隔離的是聯系。
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鼓勁。“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響徹華夏大地。隔離在家的人們,紛紛拿起手機,舉著“武漢加油”的牌子,錄起視頻,給一線工作者加油,鼓勁;逆流而上的白衣戰士們,也苦中作樂,自導自演,短視頻平臺隨處可見他們可愛的身影,厚重的防護服遮不住他們的樂觀堅強;海外華人雖無法及時回國,但心卻緊緊牽掛著祖國安危,不能回國效力,那就送去祝福……鼓勵與祝福,把我們聯系在一起。
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溫暖。疫情期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白衣戰士奮戰在醫院、急診室,給病人帶去溫暖和安慰;的士小哥奔跑于大街小巷,主動承擔起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任務,給忙碌一天的醫護人員帶去溫暖;貨車司機夜以繼日,撐著疲憊的雙眼,為疫情地區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給疫情地區的群眾帶去了溫暖與踏實;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報道最新情況,傳遞著溫暖與力量……溫暖與支持,把我們聯系在一起。
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團結和友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出現疫情,舉國上下一條心,自愿上一線的援鄂醫療隊一批接一批,寫著“武漢加油”的援鄂物資一箱又一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很多國家積極援助中國抗擊疫情。疫情當頭,全世界心手相牽,團結與友善,把我們聯系在一起。
有的人奮戰在一線,抗擊疫情;有的人在背后默默貢獻力量;有的人在家中祈禱,為中國祝福。我們雖身在四海,心卻向著一方。一城之傷,全國之痛;一家之困,千萬家之憂。疫情當下,遙遠的距離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真愛,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想,這才是隔離真正的意義。
層次清楚,易于把握。第二、三、四段開頭句依次是“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鼓勁”“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溫暖”“隔離病毒,不隔離的是團結和友善”,結尾句則依次是“鼓勵與祝福,把我們聯系在一起”“溫暖與支持,把我們聯系在一起”“團結與友善,把我們聯系在一起”。三個自然段的開頭句連起來可以構成排比句,結尾句同樣如此。這樣的構思讓文章層次格外清楚,特別易于作者把握文章結構。
多點發力,巧用列舉。文章的主體部分,也就是第二、三、四段,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論述隔離的是病毒,不隔離的是聯系。在論述時,作者多用列舉法,列舉一系列人們耳熟能詳的事例,保證了說理的充分。
多用修辭,增加亮點。運用排比,比如結尾段開頭句三個“有的人”;運用引用,比如第四段列舉的詩句等,或在說理的同時抒發了感情,感染了讀者,或讓語言更含蓄,或讓語言富有文采,增加了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