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蕾



摘 要:以八仙花“無盡夏”二年生盆栽苗為試驗對象,開展了不同濃度的矮化劑與不同修剪處理對其生長與開花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濃度為500mg/L的50%矮壯素水劑CCC最適合八仙花的生長與開花,二次摘心處理能較好地矮化植株,且生長、開花良好。
關鍵詞:八仙花;矮化;矮壯素;多效唑;摘心
中圖分類號 S685.9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9-0050-0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Dwarfism of Potted Hydrangea japonica L.
JIA Chunlei
(Jinhua Polytechnic,Jinhua,Jinghua 321017,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warf agent and different pruning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the biennial potted seedlings of “Endless Summe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CC with concentration of 500mg/L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Hydrangea japonicum.
Key words:Hydrangea japonicum L.;Dwarf;CCC;PP333;Pick a heart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繡球,為虎耳草科八仙花屬落葉小灌木,其株形美觀、葉片翠綠、花團錦簇、新奇別致,深受人們的喜愛,其栽培變種花色比較豐富,有紅、藍、紫和一些過渡色,是市場上相當流行的盆栽花卉。近幾年來,八仙花盆栽在市場上的銷售量逐年提高,但盆花質量參差不齊。矮化技術是八仙花盆花生產中的關鍵技術環節,通過矮化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盆花的觀賞品質,滿足節日市場對八仙花盆花的需求。
在八仙花的矮化栽培上,已有不少學者開展了相關研究。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生長進行調控,對觀賞性狀把握最準確,成本低,技術掌握容易,是最易普及和推廣的方法。但是使用的矮化劑種類和濃度各有不同,施用時間也各異。
本研究以八仙花”無盡夏”二年生盆栽苗為試驗對象,應用不同濃度的矮化劑、不同修剪處理控制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促成幼齡植株開花上市,縮短培育周期,旨在集成配套既能降低八仙花促成栽培成本又能提高成品盆花觀賞價值的技術,為其產業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所用種苗為八仙花‘無盡夏品種,選擇株高、長勢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的二年生植株作為試驗材料。供試藥劑為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矮壯素水劑(CCC)。
1.2 方法
1.2.1 不同生長調節劑矮化處理 2019年8月20日,使用多效唑(PP333)、矮壯素(CCC)2種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不同的濃度組合對上盆14d后的植物進行長勢控制。共設置6種處理1個對照,每處理5株,重復3次,共120盆。用1L小型噴霧器進行葉面噴施,藥液量以整株完全濕潤為止,每15d噴施1次,連噴2次。9月20日對株高、第4節莖粗、第4節節間長、葉片數進行調查。12月落葉,經充分休眠后,2020年1月15日換盆土開始加溫催花,催花期未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2020年4月15日對其花序直徑、當年生枝長進行調查。
1.2.2 不同修剪處理 分2個處理,每個處理各選取20盆生長勢一致,單桿且2對功能葉的八仙花進行。處理C1:6月初進行,隨機抽取20盆八仙花進行1次摘心處理,待新芽長到2cm時在差不多高度的位置留5個芽。處理C2:隨機抽取20盆八仙花進行二次摘心處理,先在6月初進行1次且同處理C1一樣留5個芽,再待分枝長到8~10cm時再一次摘心,再留5個芽。開花后觀測其生長發育情況以及株高、花序直徑、當年生枝長、花期。
1.3 基質準備 用泥炭、珍珠巖、有機肥按6∶2∶2比例配制,用前徹底消毒。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八仙花生長、開花的影響
2.1.1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八仙花生長的影響
2.1.1.1 株高 由表2可知,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株高有一定影響,與對照相比都有一定差異。A1、A2、A3、B1、B2、B3的平均株高分別比對照降低52.83%、24.48%、18.51%、45.07%、15.52%、5.37%。說明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不同的濃度對八仙花生長的抑制程度不同,并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濃度的遞增,抑制作用越來越強。同時還表明,A1(PP333濃度為1500mg/L)對株高的抑制作用最明顯,效果最強烈,其次是B1(CCC濃度為1000mg/L)抑制作用次之。
2.1.1.2 粗度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粗度也有一定影響,其中,A1、B1處理的植株粗度(平均值)與對照處理相比有差異,分別比對照變細23.46%、11.11%。隨濃度的遞增,粗度有變細的趨勢,且A3和A2、A1和B2、B3和B1各濃度處理間具有不同差異。
2.1.1.3 節間長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節間長有一定影響,其中A1、A2、A3、B1、B2、B3各處理的植株節間長(平均值)與對照處理相比有明顯差異,分別比對照變短46.67%、31.11%、28.89%、40%、31.11%、22.22%。有著隨濃度遞增而節間長變短的趨勢。同時還表明,A1(PP333濃度為1500mg/L)對節間長度的抑制作用最明顯,效果最強烈,其次是B1(CCC濃度為1000mg/L)抑制作用次之。總之,八仙花營養生長期應選擇枝條粗度與對照無明顯差異,葉片生長正常、葉色濃綠、葉片肥大,而株高又能得到適當控制的藥劑和適宜濃度。通過以上綜合分析,認為A2、B2是營養生長期的適宜濃度。
2.1.2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八仙花開花的影響 由表3可知,2種調節劑處理的花序直徑與對照相比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處理A1、B1、B2、B3與對照相比,在花序直徑上明顯變小,A3處理與對照在花期和花序直徑上無差異。A2的處理有比對照處理花序直徑增大的勢,雖然各藥劑濃度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但有隨著濃度遞增花序直徑變小的趨勢。B(CCC)藥劑不同濃度間對花序直徑的影響明顯,且隨著濃度的遞增花序直徑有變小的趨勢;A(PP333)、B(CCC)藥劑不同濃度間初花期與對照表現不一致,A2、B2、B3初花期比對照提前2~3d,而A1、B1比對照延遲21d、14d,但有隨著濃度遞增初花期延遲的趨勢。多效唑和矮壯素的高濃度處理會使枝條停止生長然后一個月左右后會重新抽新芽所以花期要推遲很多。總之,3種不同濃度處理區組內都表現為花序直徑大小分布不均勻,花期不一致的現象。
2.1.3 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八仙花開花枝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生長調節劑處理對八仙花開花枝生長有一定影響,各處理隨著濃度遞增花開花枝長度變短的趨勢。其中,A1、B1處理最明顯,比對照矮化31.8%、26.9%;其他處理B2、A2、A3、B3比對照矮化14.7%、12.6%、5.6%、4.9%;2種藥劑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隨著濃度的遞增矮化趨勢明顯。從各處理對開花、開花枝長度影響綜合考慮,處理A2(PP333濃度為1000mg/L)、B2(CCC濃度為500mg/L)是花期的最佳濃度。
2.2 不同修剪處理對八仙花生長、開花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修剪處理對八仙花營養生長、花期有一定影響,從株高上看出,C2處理明顯比處理C1矮,矮化10.8%;C2處理的初花期比C1處理推遲12d,C2處理開花枝長度比C1處理矮化9.06%,C2處理花莖與C1處理相比不明顯,只小0.1cm。總之,C2處理(二次摘心處理)比C1處理(一次摘心處理)的矮化效果好。
3 小結與討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八仙花盆花最佳的矮化劑配方是濃度為500mg/L CCC,最適合八仙花的生長與開花,二次摘心處理能較好矮化植株且生長、開花良好。
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八仙花的作用比較復雜,對八仙花生長調節的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易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如抑制機理、施用濃度、施用時期、安全性、與品種的匹配、施用技術、環境因子等,因而,在使用時存在一些問題。施用生長調節劑的量和植株自身的種類是影響調節效果的關鍵,不同品種對相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存在不同反應。因此,生產者有必要在生產中掌握植株的品種特征、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和濃度以及使用實際施用量,尤其要慎重考慮噴藥的次數和噴施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生產出八仙花盆花,提高其商品價值。
參考文獻
[1]徐玲,文鳳竹,曹明星,等.赤霉素(GA3)對八仙花花期及開花品質的影響[J].江西林業科技,2007,02:22-23.
[2]儲博彥,趙玉芬,牛三義,等.八仙花花期調控影響因素研究[J].林業科技開發,2006,20(4):27-30.
[3]劉錦霞,楊蘭廷,沈思遠,等.多效唑對八仙花組培苗營養生長及成花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7(6):205-207.
[4]王寶杰,牛洪玲.盆栽八仙花矮化及促成栽培[J].中國花卉園藝,2002,23:2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