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淵
9月16日一大早,記者在大同市靈丘縣中醫院采訪時,被一個掛著“神志病科”的診室吸引,透過門縫兒,記者看見一位年輕患者正在向醫生傾訴著什么,醫生默默聆聽著患者的陳述,良久才問一兩個問題。看見門口有人逗留,醫生起身關閉了診室大門。記者有些尷尬,醫院隨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這個科室比較特殊,涉及個人隱私,所以……”
據了解,神志病科是靈丘縣中醫院的一個特色科室,也是省級中醫重點專科,收治的患者主要介于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間。“一些人有輕微的情緒波動、心理反應、睡眠不好、家庭問題等困擾,就應該來神志病科看一看。這個科的患者雖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康復的訴求,都是主動來到醫院尋求幫助的,因此配合度也比較高。”神志病科主任張日宏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人際關系更加復雜,給人們帶來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如何更好地為這些患者做好服務,靈丘縣中醫院專門聘請了名醫張日宏為神志病科帶頭人,張日宏與其父張保漢在運用祖傳中醫療法結合現代西醫治療各類精神疾病有很多獨特之處,在靈丘縣及周邊縣區有一定影響,他們的加入,也為醫院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神志病科不遠處,有一些人在排隊,有對老夫妻進入記者視線。記者走上前去與他們攀談起來。原來,他們掛的是脾胃病科苗志美主任的號,只不過不是自己身體不適,而是孫子最近有點不舒服。“苗主任特別厲害,我老伴先前經常鬧肚子,吃西藥擔心副作用大,就想著吃點中藥試試。苗主任給開了6服藥,3服就解決了問題。這不,小孫子最近也有點不舒服,就領來讓苗主任看看。”大娘說。
如今,隨著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在預防疾病和治療慢性病方面優勢更加突出,尤其在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醫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像大娘這樣到中醫院看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據了解,靈丘縣中醫院脾胃病科、神志病科都是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已經成為靈丘縣中醫院的一大特色。靈丘縣中醫院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結合西醫,開設了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針灸科、疼痛科、腫瘤科、全科醫學科、血液透析室、超聲室、心電圖室、檢驗科、放射科等20多個科室,編制床位300余張,有效緩解了當地群眾問診壓力。
“為了彌補人才方面的不足,靈丘縣中醫院還出資完善了李綱、馬志剛、苗志美等名老中醫工作室的設施配置,在每位名老中醫工作室選派1~2名徒弟跟師學藝,通過傳、幫、帶將名老中醫的寶貴經驗傳承下來。”靈丘縣中醫院院長趙啟紅介紹說。
此外,靈丘縣中醫院會議室還配備了自動視頻跟蹤系統及數字無線討論系統等設備,用于連接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的計算機系統,以方便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