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馭,胡桂寶
(南京市江北新區建設和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江蘇 南京 211800)
樁基靜載試驗,其檢測過程直觀,檢測結果可靠,是樁基承載力檢測中最有效和運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由于檢測機構的管理能力的層次不齊和政府監管的缺失,樁基靜載試驗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的會導致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因此,工程質量的政府監管部門必須掌握本地區樁基靜載檢測的現狀,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加大監管力度,有的放矢地采取監管對策,確保靜載檢測結果受控。
1.1.1 重效益輕管理
檢測機構沒有完整的組織架構,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更沒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很多程序性文件基本上都是照抄硬套,不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機構大部分人員的重心放在經濟效益上,輕視體制建設和檢測全程的管理,導致檢測中違規現象層出不窮。
1.1.2 責任意識差
檢測機構在工程參建單位中的地位不高,檢測過程中責任意識不強,無法科學、公正的開展檢測活動。具體如:為了承接檢測業務,檢測機構迎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不合理要求,違反規范要求進行檢測,檢測過程中少做或者不做,或者弄虛作假,甚至串通施工單位故意隱瞞檢測結果等現象時有發生。
1.1.3 技術水平較低
一是檢測人員技術水平低,一線檢測人員文化水平低,專業不對口,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在檢測過程中不能準確地分析檢測數據和判定檢測結果,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或質量問題無法暴露。二是儀器設備陳舊,檢測精度不高,檢定超期等問題,導致檢測數據可靠性不高。三是檢測過程不規范,存在堆載配重不足,基準樁、基準梁架設不牢,手動加載隨意等問題,嚴重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通過現場巡查,靜載檢測過程不規范主要體現在:檢測人員不在崗,檢測過程不受控;數據自動采集、自動上傳落實不到位;配重的數量不足;基準梁的架設不滿足規范要求;檢測數據造假等。圖 1、圖 2 為配重和基準梁設置不規范。

圖1 配重破損數量不足

圖2 基準梁架設不規范
1.3.1 質量監督機構
①對靜載檢測的重視度不夠,巡查頻率較低,檢查形式單一,不能完全發現靜載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②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試樁在工程報監前實施,質量監督機構一般不對試樁檢測進行監管,而設計試樁結果是工程樁設計的前提和依據,重要性不言而喻。監管缺失會埋下嚴重的系統性隱患。
③檢測相關要求執行力度不夠,如數據自動采集、自動上傳的要求長期得不到有效執行。
④對檢測中的違規行為沒有進行及時處罰,違規現象長期存在,屢禁不止。
1.3.2 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是行業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員培訓考核、能力驗證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是行業協會無監督執法權限,對會員單位要求僅限行業自律,無有效剛性約束,行業協會的專業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針對南京地區靜載檢測的實際情況,江北新區制定了《南京市江北新區直管區建設工程樁基檢測和備案管理辦法》(寧新區建監字〔2018〕7 號),通過文件明確基樁靜載檢測的相關要求,對于數據采集、上傳、備案、處罰措施做了明確規定。
2.1.1 明確數據采集和上傳要求
轄區內所有項目,既包括已辦理質量監督手續的項目,也包括未辦理質量監督手續的項目,所有的靜載試驗,既包括驗收試驗,也包括為設計提供依據的基本試驗,檢測時必須采用具有自動采集、自動上傳功能的試驗設備。檢測數據必須按照每分鐘一次的頻率進行采集,實時上傳到 JCQ 基樁遠程監管系統。
2.1.2 完善備案要求
檢測開始前,建設單位需攜帶檢測方案、檢測方案備案表、檢測合同、檢測單位資質和人員資質、圖紙等資料到我站進行檢測方案備案,監督人員核查檢測方案、檢測機構的資質及人員資質、檢測方法、檢測數量等是否滿足圖紙和規范要求,檢測方案備案通過后方可進行檢測。
2.1.3 嚴格管理措施
針對管理中發現的一些違規行為,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對于情節較輕的行為,檢測單位以情況說明的形式進行解釋并承諾不再違反相關規定;對于違規行為嚴重的,對檢測單位進行約談;特別嚴重的,對檢測單位通報批評,一年內通報批評累計兩次的,暫停檢測方案備案,暫停檢測機構在江北新區開展檢測活動。
試驗樁起表前,要求監理單位在筆者單位的工作交流群中進行報驗,報驗的內容為:項目名稱、檢測樁號、起表時間、檢測、監理、建設單位的名稱、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堆載正面、側面及配重計算照片如圖 3 所示。
通過監理實時報驗,監督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試驗信息;通過監理實時上傳的照片核查配重是否堆放整齊、有無破損、重量是否滿足要求,根據監理反饋的起表時間核查數據是否實時上傳。通過監理報驗可以從源頭上對靜載檢測質量進行監管,有效調動監理人員的現場監督作用。
借助 JCQ 基樁遠程監管系統,通過項目定位、實時上傳、修改信息記錄等功能,對檢測進行實時、高效、全面的監管,圖 4 所示為 JCQ 基樁遠程監管系統界面。

圖3 監理報驗格式

圖4 JCQ 基樁遠程監管系統界面
1)圖 4 中“按每分鐘顯示數據”一欄確保數據實時上傳,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可溯源性;圖 5 表明系統可以準確定位到檢測項目,判定檢測地點是否正確;圖 6 通過要求上傳油壓表壓力值復核荷載傳感器(圖 4 中顯示“油壓”一欄)的壓力值;后期還將通過相似曲線、相似數據識別進一步防止數據造假。

圖5 系統內的項目定位

圖6 上傳到軟件平臺的照片
2)通過手機 APP 或者電腦客戶端對檢測全過程進行監督,發現異常及時到現場檢查(見圖 7)。檢查形式有日查、夜查、假期巡查,檢查方式是“四不兩直”。檢查的內容包括:靜載試驗檢測員在場情況;現場配重噸位是否達到試驗要求;現場是否采用自動采集儀進行檢測且儀器正常工作;儀器儀表架設是否符合要求;現場人員、儀器設備與系統備案的是否一致。

圖7 手機實時查看
截至目前(2018 年 7月-2019 年 12 月),對新區核心區范圍內約 45 個靜載檢測項目檢查中發現,檢測現場普遍存在檢測不規范的行為,已責令檢測單位出具情況說明 28 份,約談檢測單位 6 次,對檢測單位通報批評 8 次。圖 8 為我單位部分執法記錄。
通過全面的監管,暴露出大量的不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的試樁。監管的約 40 個項目中,有 28 個項目發現試樁承載力不合格(見表 1),問題充分暴露,結果出人意料。
檢測管理文件出臺初,筆者單位組織南京所有樁基檢測機構對文件進行宣貫,讓檢測機構清楚本地區的具體要求。文件通過半年時間的運行和過程中的檢查通報,本區域內靜載檢測不規范態勢得到了根本扭轉,檢測行為日趨規范(見圖 9、圖 10)。目前,靜載檢測現場基本可以做到配重充足、基本完好、堆放整齊;人員在崗檢測,相關證書齊全;檢測儀器均在檢定有效期內,儀器架設基本規范;全部采用自動采集、自動上傳設備,數據真實有效;檢測異常及時上報,不合格情況及時處理。

表1 不合格統計表

圖8 部分處罰記錄

圖9 堆放整齊、配重足量

圖10 基準梁架設規范
行業監管是一個動態和長期的過程,筆者單位將繼續加強檢查,定期通報,嚴肅處理,落實長效管理,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靜載檢測良好局面。
1)當前檢測機構存在重效益輕管理、現場檢測規范性差等問題,政府監管存在重視不夠,監管手段少,監管效果差等問題,應引起重視,針對性研究對策。
2)實踐證明,通過制定管理辦法,明確檢測要求,嚴格處罰措施,借助必要的監管軟件,開展多種形式的檢查,靜載檢測監管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發揮行業協會在技術培訓、能力驗證、專項檢查、行業自律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共同維持檢測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