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懷民
當前各種學科實際上都在運用科學的分層教學,從而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育理念,也能使教學更加有效,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分層教學的開展也需要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體育課程的開展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以及對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個人喜好以及運動天賦等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體育成績的差別,為了實現學生的同步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分層教學則具有一定意義和價值。對教師來說,需要關注學生這一個體的差異,從而為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來設定分層教學。切實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與情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讓他們積極掌握基本的技能,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分層教學下實現身心同步發展,構建真正有效的體育課堂。
教學內容分層 滿足個性需求
在具體的體育課堂之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成為一線體育教師不斷實踐探索的命題。首先,要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層,來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每一名學生其身體條件都是不同的,而體育活動的開展也必然要與學生的身體條件相契合,在教學中,同樣的動作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很容易做到,但是對于一些受自身身體條件所限的學生卻無法達到,那么教師就不能強人所難。例如,排球、籃球中包含有很多的動作,如果身體條件受限,無法完成,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定時,按照統一化、標準化的課程來設置,那么可能對一些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接受,也能完成;對于那些運動天賦差,領悟力也不夠,同時身體條件又受限的學生來說,則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教師不加重視,容易讓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喪失信心,同時也使得他們產生畏難的情緒。
怎樣才能讓每一名學生都在其能力范圍之內真正從體育運動中有所收獲,并且能切實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讓他們學習有興趣也有信心?這就需要教師設置分層教學。對具有運動天賦、悟性好的學生來說,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一些教學內容,使得這部分學生朝著體育特長生的方向來培養;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則把教學的目標設定在鍛煉他們的身體這一基礎上,控制好運動量;一些運動天賦有待開發和培養的學生,要在教學內容的設定上針對其某一特長,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層設計,真正調動起不同差異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讓他們更好地運用自身的條件來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也使得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得以滿足,使得大家都能獲得共同的發展與進步。
教學過程分層 開展針對性輔導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不同身體條件的學生,在學習同樣的內容以及進行同樣的動作訓練時,他們的學習效果都是不同的。同樣的動作學生完成的速度不一樣,完成的質量也不同。鑒于此,教師需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針對身體的差異而不是一味地強求一定要達到何種效果,要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有的學生按照其身體條件可能會更好地完成動作要求,但是理解力欠缺,感悟能力也不強,動作規范性較差,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就需要進行分層教學輔導。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育鍛煉情況,要對其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輔導或者設置一些差異性的問題,更好地給予他們以鼓勵和贊揚,他們樂于在教師一對一的輔導下完成體育動作,也樂于積極參與到日常的訓練之中。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之中,作為體育老師要學會巧用自己的語言藝術,使得學生既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還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師的建議,而去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動作。在肯定與鼓勵之下,學生對于其理論知識點以及一些技術動作,都會掌握得尤為扎實,因為充滿正能量的評價帶給學生愉悅的心理體驗后,能夠使得他們產生積極的行為效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人性化的一些評價等,都能產生積極的效應,充分利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充滿正能量的鼓勵與肯定之下,不斷地對自己不足的部分進行改正,進一步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效率。有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其先天原因,對某一動作技術總是無法準確掌握,教師一定要對他們循循善誘,既有鼓勵也有指導,當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溫情與關注,自然心情愉悅,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動作。教師要避免因直接批評而導致學生心理抵觸,在對不同學生的身體條件下所產生的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進行的差異性輔導,要針對某一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他量身定做輔導方案,要把握住輔導時間,切實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調動起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得學生在掌握這一動作要領后不斷糾正自己在日常中的一些動作的錯誤之處,也為其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分層評價 ? ?科學考核
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及時得到信息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從而真正地促進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對高中體育教育來說,其考核的辦法,實際上是通過一些標準和方式來進行的。對不同身體差異的學生來說,基于考試方法與標準,教師對學生再進行分層次的考核標準制定。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地對其達標的數據進行調節,反思學生為什么對某一動作做得不到位,也沒有達到標準,其問題出在哪里?經過觀察與發現,可能有些學生缺乏耐力,有的學生是思想上對體育課不夠重視,也有的學生的確完成不了這一動作。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在這一體育鍛煉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癥下藥”,更好地鍛煉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意志品質力。在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全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隨時隨地的進行。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避免用統一評價方式。要能及時發現潛能生的亮點,進行鼓勵,從而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樂于參加運動與鍛煉;對那些運動天賦好的學生來說,則需要科學恰當直接地進行評價,鼓勵他們向更高的層次攀登。對于學生的考核既要依據標準的考核目標,同時還要做彈性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每一個學生都發展其個性潛能。在高中體育課程之中開展分層教學,實際上在教學之前就需要做好調查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圍繞教學目標、課堂學習、課后作業、考核評價等分層,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科學分層。根據一些特長生的特點,將他們分成籃球組、短跑組、排球隊、綜合組等,進行分層教學與輔導,有利于這一部分學生獲得快速的成長。
總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之中,通過分層教學來不斷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對體育教學充滿信心,也能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促進學生體育素養和體育課程高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