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我國文化事業建設的不斷深入,博物館的發展也處于黃金期。但目前博物館在信息化建設以及網絡信息平臺的應用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利用好網絡信息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目前網絡信息平臺給博物館帶來的優勢進行分析,對網絡信息平臺應用期間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應用策略,以使網絡信息平臺在博物館中的應用能夠更加深入。
關鍵詞:博物館 網絡信息平臺 信息化建設 應用
博物館不僅能夠使社會公眾獲得教育,還能夠為各種教育或公共機構提供場地,作為社會公共機構,實現和保障知識的傳播、學習以及娛樂活動的開展。因此,博物館能夠對各地區的文明發展進行衡量。
一、網絡信息平臺的應用優勢
目前,博物館的發展正處于黃金建設時期,大部分博物館在省級以上地區,正處于擴建和改建階段,大量博物館在市、縣的建設也逐漸開始。根據調查得知,目前,我國有超過3000座國有博物館,并且數量逐年遞增。針對博物館在我國的發展,如何做好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使網絡信息平臺與博物館建設能夠得到充分融合,并將其應用于博物館發展階段,有著極為關鍵的意義。
博物館對網絡信息平臺的應用,能夠使文物收藏、展覽、管理等功能得以結合,使信息平臺的構建得以完善,通過對數字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使博物館的管理、組織以及檢索等建設更加完善。
首先,信息技術在網絡平臺中的應用,使博物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對工作流程的簡化,能夠使博物館內部對知識的進一步共享得以實現。由于博物館在以往提供給觀眾的服務內容單一,只是以面對面的形式提供基本服務,因此,服務不到位。針對此類問題,信息技術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夠使資源在博物館各部門之間的共享更加高效。同時,博物館內部通過對網絡信息平臺的建立,能夠實現對網絡技術的充分應用,博物館通過對服務內容和模式的更新,以及對服務質量的提升,實現了對數字化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從空間上做到了對以往博物館局限性的突破,使觀眾對博物館展覽的欣賞更加便捷,能夠對相關展覽信息資料迅速獲取。
其次,將網絡信息平臺應用到博物館建設中,能夠使信息資源在博物館得到有效共享。通過對博物館網絡信息平臺的數字化建設,能夠使以往觀眾對博物館的單一印象得到充分改善,觀眾對移動終端的使用,突破了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能夠實現對相關信息的便捷獲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使博物館具備了更大的吸引力,并且使其利用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時,博物館通過對信息化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還獲得了部分附加效應,其通過對信息化平臺的完善構建,能夠使博物館實現良好形象的塑造,通過對市場品牌效應的充分利用,能夠使博物館具備更高的知名度,以此來使宣傳效果得到提升。博物館作為區域文明程度的代表,能夠通過對數字化技術的有效應用,從整體上體現地方人文素質和內涵,以獲得更好的旅游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獲得更多的效益。
二、網絡信息技術在博物館平臺的建設內容
(一)基礎網絡建設
博物館在基礎網絡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對信息化技術的基本建設。博物館通過對機房、服務器等基礎框架的設置,實現了對網絡的基礎建設。交換機和服務器在局域網有著關鍵作用,以此為基礎,能夠使各信息點在博物館內部得到連接,通過對路由器的使用,能夠與互聯網對接。目前,網絡得到了不斷的普及,各部門在博物館對網絡資源的共享,能夠從整體上使博物館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在數據庫中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實現博物館對相關網絡資源的獲取以及共享。大數據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和網絡化在博物館中的發展,較為重要的一項就是要做好數據庫的建設。
(二)對微信平臺的建設
目前,博物館平臺對微信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在移動端打開微信應用,并在公眾號中搜索輸入博物館,就能夠實現對大量博物館賬號的搜索。目前,各個博物館逐漸應用微信公眾平臺,以此來實現與觀眾近距離互動。微信平臺通過強大的微信用戶群體,使資源的體驗和分享得以迅速實現。同時,通過微信朋友圈,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微信用戶群體中的信息流通。獨立用戶通過微信的溝通,實現了對專屬服務的獲取,能夠加強用戶群體的黏性,使博物館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除此之外,受眾對博物館公眾平臺的利用,根據個人對各種與博物館有關想法的提出,能夠使博物館通過微信傾聽來自社會的聲音,以此來不斷地自我完善,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開展更加完善的展覽服務,使受眾在博物館中得到更好的瀏覽體驗。例如,“微故宮”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微信公眾服務,其“看一看”“逛一逛”“聚一聚”這三部分內容的組成,相比普通微信公眾平臺來說,有著獨特的界面設計。其在名稱和界面上所進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目前博物館在“微故宮”中對大規模的藏品進行了介紹,并且有100多個以上的語音導覽,“微故宮”中文章的語言風格十分活潑有趣,因此收獲了大量用戶好評。
(三)微博平臺的應用
最早應用微博的博物館就是我國的國家博物館了。現在,微博已經成為博物館常用的宣傳方式。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多媒體,不僅功能強大,能夠與觀眾進行密切互動,并且能夠實現信息的及時更新,能夠使受眾對博物館信息的掌握更加便捷。目前,主要以新浪和騰訊這兩種微博為主,博物館在該平臺中對自身的展示和宣傳,對于其日后的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博物館針對微博平臺,設置了專門的小組、部門,例如微博小組是國家博物館搭建的,其能夠通過對機制的建立,實現對微博的長效運行,使受眾能夠更加了解國家博物館,并且對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此外,博物館還可以在微博上開展各種活動,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品牌效應。例如,博物館在微博與受眾互動,將展覽活動以圖片直播等形式在微博上展示,吸引了廣大網民的注意力,并且使博物館獲得了更高的社會效益。
三、加強網絡信息平臺的應用策略
(一)統一規劃與管理
博物館當下需要做好對實際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在此過程中,博物館對信息起到了主導作用,因此,需要通過對發展目標和自身發展實際進行充分結合,實現對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并根據應用框架,對信息平臺進行構建,以使信息技術在博物館的發展,能夠獲得明確的方向。首先,博物館的高層人員需要加強自身工作的認識,對信息化建設進行了解,以此來做好對各部門的引導;其次,分工布局需要具有合理性,明確自身責任;再次,針對平臺系統中對信息技術的引入,需要從整體上做好對其的掌握和應用,以此來使系統得到更好的管理和維護。還要根據制度標準,不斷對建設細節進行完善,以使博物館能夠更好地整理和收集相關信息資源,并且能夠使網絡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制度得到規范化的制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充分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加大對數據的整合和挖掘力度,使博物館能夠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分享,實現對信息化標準的進一步完善。
(二)對開發與應用的提升
目前,博物館對其在網絡平臺中的建設和應用,需要重點放在實踐工作中,使自身的活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博物館在應用網絡信息平臺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充分融合,以此來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建設。例如,博物館基礎產品所建設的數據庫,多媒體技術只是其中一種輔助工具,因此,博物館需要通過對藏品的不斷完善,實現數字化建設,在后臺產品中通過對數據庫的進一步建設,使博物館的內外形式更加豐富。同時,博物館需要通過與自身色充分結合,實現對信息化的進一步建設,例如,部分規模不大的紀念館,需要將門戶網站以及產品數據庫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使社會通過對門戶網站的使用,獲取到各種形式的館藏信息,以使其社會宣傳教育作用得以實現。部分博物館有著較多數量的藏品展示,因此,需要加大網絡會議等方面的投入,以此對更多項目進行建設。博物館只有有效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才能找準定位,不斷豐富自身的服務功能,為社會文化教育事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結語
由于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其不僅能夠作為社會公共場所,對展品進行展示和收藏研究,并且正向著藝術鑒賞的方向發展,從而為社會提供文化教育服務和信息服務。因此,現代博物館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博物館只有通過信息化建設,才能夠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特色,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盧民.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研究[J].博物館研究,2012(01):3-8.
[2]王昕.關于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科學之友,2011(21):118-119.
[3]劉梅.我國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挑戰[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14):246-247+250.
[4]李延強.面向信息化時代,促進博物館發展——淺
談博物館信息化建設[J].甘肅科技縱橫,2011,40(01):2
6-28.
[5]夏凱紅.開放式數字化博物館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1.
(作者簡介:龔銳,女,本科,青海省博物館,研究方向:博物館展陳、文創)
(責任編輯 于美琪)